2.1 三层架构:从“食材储备”到“上菜服务”的全流程
天翼云的算力分发网络分“资源层、调度层、应用层”,就像餐厅的“后厨储备→前厅调度→客户点餐”三个环节,环环相扣。
2.1.1 资源层:“后厨的食材库”,算力的“源头活水”
资源层是算力的“原材料仓库”,里面装的不是菜,是各种能算东西的“硬件”——CPU(普通计算器)、GPU(图形专用计算器,适合AI、渲染)、FPGA(定制化计算器,适合工业控制)。
这些硬件不是零散放着的,而是被整合成了“算力资源池”。就像餐厅把蔬菜、肉、调料分类存放,天翼云把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算力按“用途”分池管理:
- 通用算力池:全是CPU,处理日常任务,比如存文件、跑网站,相当于“家常菜食材区”;
- 智能算力池:全是GPU,专门干AI相关的活,比如训练大模型、图像识别,相当于“高端食材区”;
- 边缘算力池:小型CPU和GPU,放在城市各个角落,处理实时任务,相当于“外卖食材区”。
而且这些“食材”还能“变废为宝”:天翼云通过“算力招募”,把其他企业闲置的服务器也接入资源池。比如某公司晚上不用算力,就临时“租”给天翼云,既能赚点钱,也避免了资源浪费。现在天翼云的并网算力已经达到20万EFLOPS,相当于20万个“超级计算器”同时开工。
2.1.2 调度层:“前厅的调度员”,算力的“智能分配中心”
调度层是整个网络的“核心大脑”,负责把资源层的算力精准分给用户,就像餐厅里的调度员,看哪桌要什么菜、后厨哪类食材现成,快速安排上菜。
天翼云的调度层靠三个关键技术撑着,咱们用“快递配送”来类比:
1. 算力标准化:给所有算力“贴标签”。就像快递要写清“重量、尺寸、目的地”,天翼云给每台服务器的算力标上“类型(CPU/GPU)、性能(每秒算多少次)、位置(哪个城市)、价格(每小时多少钱)”。这样不管是自家的还是招募来的算力,都能统一管理,不会乱套。
2. 算力编排:智能匹配“需求和资源”。比如你提交一个“渲染动画”的需求,调度系统一看“需要GPU、算力强、不急着要”,就会自动找负载低、价格便宜的远程算力;要是你提交“自动驾驶实时数据处理”,系统就会找离你最近的边缘算力,保证延迟低于10毫秒。
3. 跨域调度:实现“全国算力一盘棋”。这是最关键的能力,就像顺丰的“全国分拨中心”,能把北京的订单调到天津发货。比如东部城市算力紧张时,系统能把任务自动调度到西部的核心节点,既缓解了东部压力,又用了西部便宜的算力,符合国家“东数西算”的政策。
而掌管这一切的,是天翼云自主研发的“息壤”平台——相当于调度层的“总控制台”。它能管跨地域、跨品牌的所有算力,就像交通指挥中心管全城的车流,保证算力“走得顺、到得快、不堵车”。这个平台还拿过央企科技创新成果奖,是实打实的“硬核技术”。
2.1.3 应用层:“餐厅的菜单”,用户能直接用的“服务窗口”
应用层是用户直接接触的部分,就像餐厅的菜单,把复杂的“后厨操作”变成了简单的“菜品选项”。你不用懂什么CPU、GPU,直接选“我要存文件”“我要做AI训练”“我要监控工厂设备”就行。
天翼云的应用层有两种服务方式:
- 基础服务:比如云服务器、云存储,相当于“家常菜”,适合个人和小企业。你开个小网店,租个云服务器放网站代码,一个月几十块钱,比自己买服务器划算多了。
- 行业解决方案:比如给医院做“AI影像诊断”、给工厂做“智能质检”,相当于“定制套餐”,适合大企业和政府。比如中国石化要训练自己的AI大模型,天翼云直接给一套“算力+平台+服务”的打包方案,不用中石化自己搭系统。
2.2 核心优势:为啥天翼云的“算力电网”比别人靠谱?
市面上做云服务的不止天翼云,为啥它能成为“国家队”?关键在于三个“别人比不了”的优势:
2.2.1 安全:国企背景的“定心丸”
数据这东西,安全比啥都重要。天翼云是中国电信的子公司,属于央企,在安全上有天然优势:
- 硬件安全:数据中心都有24小时安保、多重密码锁,服务器坏了也有专人保密销毁;
- 传输安全:数据在网上跑的时候全程加密,就像给快递套了个防盗箱,别人拆不开;
- 合规安全:完全符合国家数据安全法,比如企业的敏感数据不会随便出境,政府的政务数据能保证“专网专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白话聊透人工智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白话聊透人工智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