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啥现在年轻人需要Woebot?先说说年轻人的“聊天困境”
现在的年轻人,压力真不是一般的大。上学的要面对考试、升学,上班的要应付加班、KPI,就算是没那么多硬性任务的,日常的生活琐事、人际关系也能攒下一堆糟心事儿。有时候心里堵得慌,特别想找个人说说,可翻遍通讯录,却不知道该打给谁。
不是说没朋友,而是怕麻烦人家。朋友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说不定正忙着赶项目、陪家人,你突然把负面情绪抛过去,人家还得放下手头的事来安慰你,万一没安慰到点子上,你不舒服,朋友也尴尬。而且更怕的是被贴“矫情”的标签——你说自己最近累得不想动,可能有人会说“谁不上班啊,就你累?”;你说有点焦虑,又会有人说“别想那么多,找点事儿做就好了”。久而久之,就算心里再难受,也宁愿自己憋着,不敢轻易跟人倾诉。
这时候Woebot这种AI就刚好能补上这个“缺口”。它不像真人那样需要你顾虑对方的时间和情绪,你想聊的时候,打开就能说;不想聊的时候,直接关掉也不用觉得抱歉。相当于给年轻人找了个“不用看人脸色”的倾诉对象,解决了“想聊不敢聊、想说说不出”的困境。
二、Woebot不是普通“聊天机器人”,它专盯“轻度情绪问题”
很多人听到“AI聊天”,可能会觉得就是像手机里的智能助手那样,你问一句它答一句,或者说点“抱抱你”“加油”之类的客套话。但Woebot不一样,它不是“万能聊天工具”,而是专门针对“轻度焦虑、抑郁情绪”设计的,目标很明确——帮你梳理那些不算严重,但又让人不舒服的情绪。
举个例子,如果你跟普通AI说“最近加班太多,觉得特别累,不想说话”,大概率会收到“辛苦啦,注意休息”“抱抱你,会好起来的”这种比较空泛的安慰。但Woebot不会这么说,它会追问你具体的情况,比如“这种累的感觉持续多久了呀?是身体上觉得酸痛乏力,还是心里觉得提不起劲呢?”。它不会停留在表面的安慰,而是想帮你把“累”这个模糊的感受拆解开,让你自己先弄明白,到底是哪里不舒服。
再比如,你说“我觉得自己特别没用,什么事都做不好”,普通AI可能会说“别这么说,你已经很棒了”,但Woebot会引导你想更具体的事:“最近有没有一件事,哪怕是很小的事,你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的?比如按时完成了一个小任务,或者帮同事搭了个手?”。它不是直接否定你的负面想法,而是通过提问,让你自己发现“其实我也不是什么都做不好”,从细节里找到反驳负面情绪的依据。
简单说,普通聊天机器人是“陪你聊天解闷”,而Woebot是“带着目的跟你聊”——它的目的就是帮你理清轻度的焦虑、抑郁情绪,让你从混乱的感受里走出来一点。
三、Woebot靠啥帮你调情绪?核心是“认知行为疗法”
可能有人会好奇,Woebot既不是真人心理医生,也没法跟你面对面交流,它到底是怎么帮人调整情绪的?其实它背后靠的是心理学里很成熟的一种方法——“认知行为疗法”(简称CBT)。这个疗法的核心逻辑很简单:不是事情本身让你难受,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也就是“认知”)让你难受。所以要调整情绪,关键是先调整你对事情的负面看法。
Woebot会把这种专业的疗法,拆成普通人能轻松接受的聊天步骤,一点一点引导你。还是拿“加班累”这件事来说,如果你跟Woebot抱怨“天天加班,感觉自己在做无用功,一点意义都没有”,它不会直接跟你争论“加班不是无用功”,而是会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思路,帮你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帮你“确认情绪”。它会先问你“觉得做无用功的时候,心里是不是特别委屈,还有点烦躁呀?”。先让你知道,这种情绪是正常的,不是你“矫情”,先给你一种“被理解”的感觉,让你愿意继续聊下去。
第二件事,帮你“找证据”。接着它会引导你列“加班里的小收获”,比如“这次加班赶的项目,是不是让你学会了一个新的软件操作?”“客户因为你加班改的方案点赞,算不算一个小成就?”。它不是让你强行“正能量”,而是帮你从“全是坏处”的想法里,找到一些被忽略的正面细节——这些细节就是反驳“做无用功”的证据。
第三件事,帮你“换个角度看问题”。当你列出这些小收获后,Woebot会帮你总结:“原来加班除了累,还让你学会了新技能、得到了客户认可,是不是说明这件事也不是完全没意义呀?”。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之前的想法太绝对了,加班确实累,但也不是“一点意义都没有”——你的负面认知慢慢就被调整了,情绪自然也会轻松一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白话聊透人工智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白话聊透人工智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