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卫的庆功鼓声尚未散尽,山海关方向便驰来八名锦衣卫,明黄色的圣旨卷轴在晨光中格外醒目。戚继光率文武官吏出城迎接,跪地接旨时,却听传旨太监尖细的嗓音划破长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戚将军大败后金,收复边庭,厥功至伟。着即率亲兵五百,即刻还朝受赏,锦州防务暂交沈毅代理。钦此!”
戚继光心中一凛,起身接旨时指尖微颤。他深知朝中党争激烈,自己手握重兵久镇北疆,本就易遭猜忌,此刻骤然催还,绝非单纯的论功行赏。沈毅在旁面露忧色,低声道:“将军,朝中局势复杂,此番还朝恐有变数。”
“君命难违。”戚继光沉声道,转身对吴锐叮嘱,“我走之后,你需协助沈毅严守锦州,继续推行盟旗制,不可因我离营而有丝毫懈怠。”他又召来叶赫、科尔沁两部使者,“烦请转告二位首领,大明盟誓如山,纵使我离北疆,朝廷亦会恪守承诺,望各部坚守盟约,共护边境。”
当日午后,戚继光仅带五百戚家军精锐启程。队伍沿官道疾驰,沿途百姓夹道相送,哭声与挽留声不绝于耳。他勒住马缰,望着锦州卫的城楼渐远,心中暗叹:北疆初定,根基未稳,此刻离营,若后金卷土重来,不知多少将士又要血洒疆场。
行至半途,一名身着便服的密探悄然追上队伍,递上一封密信。戚继光拆开一看,竟是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手书,信中直言:“朝中有人弹劾将军拥兵自重,勾结蒙古各部,陛下虽未轻信,但疑心已生。还朝后切记谨言慎行,勿论军政,勿谈盟旗,静待时机。”
戚继光眉头紧锁,将密信焚毁。他深知张居正虽力挺自己,但朝中反对之声甚嚣尘上,此次还朝,怕是一场鸿门宴。
三日后,队伍抵达北京城外。锦衣卫指挥使亲自出城迎接,笑容谄媚却眼神戒备:“戚将军一路辛苦,陛下已在文华殿等候。”戚继光心知对方名为迎接,实为监视,只得不动声色,随其入宫。
文华殿内,万历皇帝端坐龙椅,目光审视着这位战功赫赫的边将。“戚爱卿平身。”皇帝的声音带着少年天子特有的矜持,“你在北疆屡立奇功,朕心甚慰。”
戚继光叩首谢恩,沉声答道:“臣不敢居功,此乃陛下圣明,将士用命,蒙古各部鼎力相助之功。”
“蒙古各部?”皇帝身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突然插话,尖声道,“将军与蛮夷结盟,不怕引狼入室吗?朝中已有大臣奏报,说将军手握重兵,与蒙古各部往来甚密,恐有不臣之心啊。”
戚继光心中一沉,抬首朗声道:“陛下明鉴!蒙古各部与后金有不共戴天之仇,臣与他们结盟,实为权宜之计,旨在共抗后金。如今盟旗制已推行,北疆各部皆愿为大明屏障,此乃利国利民之举,绝非私通蛮夷。”他取出锦州防务图,“臣已将蒙古各部的牧场边界、出兵职责一一划定,皆有文书为证,绝无半分私心。”
皇帝接过防务图,翻阅片刻,脸色稍缓。张居正适时出列:“陛下,戚将军在北疆推行盟旗制,实为远见卓识。后金虎视眈眈,单凭大明一己之力,难以固守北疆。如今各部结盟,明军正面防御,蒙古骑兵侧翼袭扰,形成掎角之势,实乃万全之策。”
魏忠贤还想反驳,却被皇帝抬手制止。“朕知道了。”皇帝语气缓和,“戚爱卿忠心耿耿,朕自然信得过。只是北疆初定,你需即刻返回锦州,继续主持防务。”他顿了顿,补充道,“朕赐你尚方宝剑,便宜行事,若有各部违逆盟约,或将士不听调遣,可先斩后奏。”
戚继光又惊又喜,叩首谢恩:“臣定不负陛下重托,誓死守护北疆!”
离宫之时,张居正悄悄递给他一枚令牌:“此乃东厂密探令牌,可助你探查朝中与后金勾结之人。魏忠贤已暗中与努尔哈赤有所往来,你在北疆务必小心,切勿落入他们的圈套。”
戚继光接过令牌,心中百感交集。他深知此次能化险为夷,全赖张居正力保,而北疆的局势,远比他想象的更为复杂。
三日后,戚继光带着皇帝的赏赐与尚方宝剑,再次启程返回锦州。途中,他收到沈毅急报:努尔哈赤虽遭惨败,但并未一蹶不振,反而暗中联络漠北蒙古的喀尔喀部,企图南北夹击锦州。同时,叶赫部内部出现分裂,部分贵族受后金利诱,欲背弃盟约。
“来得正好。”戚继光冷笑一声,当即调整路线,率部直奔叶赫部驻地。叶赫部的营地位于锦州西北百里处,首领金台石正与分裂派贵族争执不休。见戚继光率部到来,金台石连忙迎出:“将军为何突然到访?”
“听闻贵部有人欲背弃盟约,投靠后金?”戚继光目光锐利,扫过在场的贵族,“后金狼子野心,若贵部投靠于他,他日必遭吞并。大明与贵部结盟,共享茶叶、布匹,互不干涉内政,此等盟约,难道不比与虎谋皮强?”
分裂派贵族面色涨红,反驳道:“将军此言差矣!努尔哈赤已许诺,若我部投靠,便将察哈尔部的牧场划归我部。反观大明,不过是些虚物赏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高铭远传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高铭远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