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工让传话员通知石匠师傅们暂时避开。
他仰头观察良久,又迅速后退几步。
对照整座雕塑的比例,审视那颗修改后的纽扣。
随后他快步走回来,紧紧握住闫奇的手,激动地说:
“真的有变化,真的有变化啊!”
“现在看,那颗纽扣不再那么引人注目了。”
“从整体比例来看,这颗纽扣也比之前合适了很多。”
“真是奇怪,明明是严格按照比例尺雕刻的,为什么效果却不达标呢?”
闫奇解释道:
“这是因为人的视觉神经系统存在一定的偏差。”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近大远小这个概念。”
“是真的物体变大或缩小了吗?不是,是眼睛产生的‘误差’,让物体看起来发生了变化。”
“在这里,也是因为人眼误差的结果,才让我们觉得那颗纽扣的尺寸看起来不太合适。”
“再加上我之前所说的,阳刻的雕刻手法并不适用于雕像的每一个部位。”
“大体轮廓固然可以用阳刻,但在细微之处,尤其是不显眼的地方,本应隐藏的角度却被突显出来,自然就显得突兀了。”
刘工向闫奇竖起大拇指,赞叹道:
“闫大师果然厉害,这么精准地解决了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闫奇微笑着摆了摆手:
“这仅仅是开始,后面还有步骤要完成。”
刘工露出困惑的表情,追问道:
“难道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从远处观察已经相当完美了。”
闫奇解释道:
“稍后你就会注意到,这枚纽扣会变得更加不起眼。”
说罢,他提高声量指示:
“各位师傅,请用刻刀在刚才打磨的弧面上,顺着顺时针方向雕刻螺旋纹路。
务必使用最细的刻刀,纹路要浅,范围不要超过横放一根手指的宽度。
具体尺度还请各位师傅灵活掌握。
现在开始操作,务必保持专注,任何失误都会导致这枚纽扣乃至整座雕像前功尽弃。”
在刘工的特别要求下,闫奇的指示被完整传达给工匠们。
经历过先前教训的石匠们再不敢怠慢,特别是刘工最后的警告格外严厉:
“谁要是擅作主张毁了这枚纽扣,就准备去坐牢吧!”
工匠们深知这位不修边幅的刘工在工程界的威望,因此工作起来格外谨慎。
他们反复测算,缓慢而细致地雕刻着螺旋纹路,
确保上下左右的纹路能够自然衔接。
最终完成的纹路深度,仅相当于指甲的薄度。
在刘工的严格监督下,工匠们按照闫奇的指导,
成功在石像纽扣外围刻上了螺旋纹路。
虽然纹路几不可辨,但站在石像下方的刘工却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此刻即便不退远观察,也能明显感觉到纽扣不再突兀。
“闫大师,这究竟是什么原理?
从这个距离根本看不清那些纹路,
为什么刻上之后纽扣就变得如此自然协调?”
闫奇耐心解答:
“还记得我之前说的视觉误差吗?
之前调整弧度和现在雕刻纹路,都是基于这个原理。”
他接着举例说明:
“刘工应该见过海蚌或河蚌吧?”
“小时候太调皮了,天热了就总爱往水边钻。”
“那会儿也捡了不少河蚌回来。”
“让它们吐干净沙子,就能下锅炒了吃了。”
“虽然比不上那些海味,但小时候能解解馋,也算是难得的美味了。”
闫奇笑着点头:
“那就好说了。”
“不管是海里的还是河里的蚌,壳都会随着时间慢慢长大。”
“就像树的年轮,一圈一圈的。”
“不过你有没有注意到——”
“如果不特别去观察那些纹路,你可能会觉得蚌壳的表面特别光滑圆润。”
刘工眼睛一亮,顺势接道:
“这难道就是视觉上的误差?”
“可为什么明明有纹路,看起来却那么光滑呢?”
闫奇本来想把视觉误差的原理仔细讲一遍。
但想了想,还是决定不深入。
有些东西讲得太复杂,反而让人摸不着头脑。
现在只要让刘工明白,为什么纽扣刻了纹路就显得圆润就够了。
“刘工,这其实主要是平面视角和立体视角的差别。”
“你想想,蚌壳的纹路是不是让表面有了立体感?”
“这颗纽扣也是一样,螺旋的纹路让平面的纽扣看起来立体了。”
“原先的弧度就显得更饱满。”
“这种视觉误差,能让平面图案看起来像立体的。”
如今利用视觉误差画出立体图,已经不少见了。
就是让人在视觉上产生立体的错觉。
刘工听完,连连拍手称妙:
“妙,真是妙啊!”
“不愧是闫大师,出手就见真章。”
“大师,我代表整个工程队感谢您!”
闫奇笑着摆摆手:
“客气话就免了,要谢不如来点实在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旅行青蛙带回我家地契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旅行青蛙带回我家地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