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那瞬息即逝的空间门户,预想中的剧烈震荡并未持续多久。仿佛只是一次短暂的失重和下坠,灵舟便猛地一顿,落在了一片坚实的、散发着微凉气息的地面上。
周围狂暴的风雷之声骤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仿佛能吞噬一切声音的寂静。
凌曜和李逍遥迅速稳住身形,警惕地打量四周。
他们似乎正处于一座巨大无匹的殿堂内部。穹顶高远,没入深邃的黑暗之中,看不到尽头。支撑殿宇的廊柱粗壮得超乎想象,上面雕刻着无比繁复而古老的星辰运行轨迹,一些细微的节点还在散发着极其黯淡的星辉,勉强照亮了有限的范围。
地面是一种不知名的黑色玉石铺就,光滑如镜,倒映着上方零星的微光,更显幽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尘埃与岁月交织的古老气息,灵力异常稀薄,却流淌着一种更为原始、更为浩大的力量——星辰之力,虽然同样微弱,却无比纯粹。
放眼望去,大殿内部坍塌严重,巨大的碎石和断裂的建筑构件散落各处,许多地方被诡异的阴影笼罩,神识探入其中竟如泥牛入海,被悄然吞噬。更远处,则完全隐没在黑暗中,不知其深几许。
他们那艘本就伤痕累累的灵舟,在完成最后一次冲刺后,终于彻底散了架,化作一堆附着微弱灵光的碎片。
“得,这下真成‘脚踏实地’了。”李逍遥踩了踩坚硬的地面,苦中作乐地调侃了一句,随即又龇牙咧嘴地揉了揉肩膀,刚才的极限操作让他肌肉有些拉伤。
凌曜没有理会他的吐槽,他的全部心神都被这座宏伟残破的殿宇所吸引。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道刻痕,都残留着无比浓郁的观星者气息,比流沙遗迹和千礁幻海都要古老、都要强烈。
万象星晷在他手中发出轻微的嗡鸣,其上的光点指向大殿的最深处。
“跟紧我,这里绝不简单。”凌曜低声道,迈步向前走去。北斗护心玉散发出淡淡的清光,帮他抵御着那股无形的、源自万古沉寂的压抑感。
李逍遥也收敛了笑容,握紧长剑,警惕地跟在身后。
大殿内部空旷得可怕,他们的脚步声在死寂中被放大,传出很远,又仿佛被黑暗吞噬,带来一种令人心悸的回响。除了碎石和残骸,他们并未看到任何有价值的物品,仿佛这里早已在漫长岁月中被洗劫一空。
然而,随着他们不断深入,凌曜渐渐感受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波动。并非能量波动,而是一种……意念的残留,一种极其微弱、却跨越了万古时空仍未彻底消散的执念。
他停下脚步,闭上双眼,全力运转万象灵体,尝试去捕捉和解读这弥漫在空气中的细微信息流。
渐渐地,一些破碎的画面和模糊的声音片段,开始断断续续地涌入他的识海:
…星路崩断…归途渺茫… …坚守…等待…后来者… …‘源乡’…坐标…绝不能失… …噬…道…侵蚀…警惕… …以吾等残躯…点亮最后星火…
这些信息碎片杂乱无章,充满了绝望、不甘、坚守与期盼,如同无数亡魂在耳边低语。凌曜的脸色微微发白,神识的负荷极大。
“你怎么了?”李逍遥察觉到他的异常,紧张地问道。
“没什么…是这座殿宇残留的意念…”凌曜深吸一口气,压下识海的不适,“很多观星者曾在这里战斗、坚守,最后陨落…他们的执念未散。”
他继续向前,努力分辨着那些碎片化的信息,试图拼凑出当年的真相。
终于,他们来到了大殿的最深处。
这里相对完整,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平台。平台中央,并非想象中的宝座或祭坛,而是一片极其复杂的、由凝固的星光和某种晶体构成的立体星图。星图大部分区域已经黯淡破碎,但仍有几个微小的光点在顽强地闪烁。
而在星图下方,平台之上,盘膝坐着一具骸骨。
这骸骨与千礁幻海中“辰”的遗骸不同,它并非晶莹如玉,而是呈现出一种黯淡的灰白色,布满了细密的裂纹,仿佛随时会风化崩解。骸骨的身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尘埃,保持着寂灭打坐的姿势,头颅微垂,似乎正在守护着上方的星图。
凌曜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敬意。他能感觉到,那残留的、最强烈的执念源头,正是来自这具骸骨。
他走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后世晚辈凌曜,机缘巧合,得窥观星者遗泽,为寻归乡之路,冒昧闯入前辈安息之地,望请见谅。”
就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那具骸骨空洞的眼眶中,骤然亮起了两点微弱的、几乎要熄灭的星火!
紧接着,一个极其虚弱、仿佛下一刻就要消散的苍老声音,直接响彻在凌曜和李逍遥的识海之中:
“后来者…终于…等到了么…”
这声音并非通过空气传播,而是残存意念的直接沟通,充满了无尽的疲惫和沧桑。
凌曜心中一凛,连忙以神识回应:“前辈?您还留有灵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大道在家乡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的大道在家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