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蘅一行是第二天一早出发的。她没有回梁府去辞别长辈,只安排刘妈妈分别去了梁府和郭府各送了一封信。
昨夜梁蘅是睁着眼睛到天亮的,脑子里翻来覆去全是生母临终前的孱弱、可怜。夜一点点变深,又一点点亮起来,帐顶的花纹从模糊到清晰,她始终保持着同一个姿势。
昨天晚膳的时候她已经把行程告诉了婆母和大嫂,两人都没有异议,倒是孩子们好一顿舍不得。她把安哥儿、沅姐儿和苒姐儿圈在怀里,觉得无比心安。那个充满算计的娘家与这满院的欢声笑语比起来实在是天壤之别。
这次去京城由福生和蔡二亲自护送。一路都走官道,白天赶路,日落前投宿,确保万无一失。
梁蘅把翠柳和奶娘留在身边由蔡二赶车;银柳则带着红儿坐了后头福生赶的车。福生不明所以,巴巴地跑来要和蔡二换换。蔡二嫌麻烦:“换什么换,你功夫比我厉害还是咋的?”银柳对着红儿耳语两句,小丫头便跑上前来拉着福生往后头马车去:“福生哥,银柳姐姐问你可是她得罪了你,不愿给我们赶车吗?”福生抓耳挠腮,只得怏怏地拿着马鞭子过来:“这说哪儿的话呀!银柳姑娘我可不敢得罪呀!”
梁蘅心力交瘁,靠着奶娘的身上便眯了过去。翠柳和奶娘见她睡着了,总算是松了口气。昨日在茶楼包厢里,翠柳也是听得明明白白的。她从小在梁府长大,没少听下人们扯闲篇,但年纪太小,好多事听过也就忘了。银柳是庄子上来的孩子,知道得更少。可她们俩十二三岁便陪在梁蘅身边,多少次看着她受委屈都只能拼命忍着。如今吴姨娘的事晓得了个大概,更加觉得梁蘅可怜和心疼。
奶娘倒觉得轻松了许多,放下了多年的包袱,她也踏实了。昨天她陪着张娘子又说了些话,后来到街上去买了些吃的、用的让她带回去。最早她是怀疑过秋霜的,过了这么多年她也想明白了,真正值得怀疑的是秋霞才对。秋霜不过是个遮掩的幌子,那秋霞是余嬷嬷的女儿 ,不管是老夫人的意思还是梁夫人的意思,这么要紧的事情肯定只能交给信得过的人来办。况且,如果秋霜当真晓得真相,恐怕是过不上有家有孩子的安生日子的。
可是不管如何,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今后她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姑爷有出息,对梁蘅又真心实意,往后夫妻和顺,生儿育女,再不掺和梁家那些糟心事儿。
寿安堂里砸碎的茶盏散落一地,刘妈妈低着头缩着身子,战战兢兢地站在下头。余嬷嬷不停安抚着老夫人的胸口,劝慰道:“老夫人息怒,千万顾着自己的身子!大姑奶奶兴许真是得了姑爷的急信儿才着急出门的。”
“什么急信儿不急信儿的,少糊弄我!她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翅膀硬了,我是管不了她了!”老夫人怒火攻心,喘着粗气。
梁夫人还在门外便听到了屋里的动静,她站在外头等了等,才让麦冬掀开了门帘子。
“母亲这是怎么了?”梁夫人故作不知问道。
老夫人缓了缓口气,说道:“这大丫头自嫁出去便心野了,眼里怕是早没了父母长辈了。如今有事儿只须送封信来打发便是了。”
梁夫人扭头对一旁的刘妈妈问道:“怎么回事?”
刘妈妈毕恭毕敬地答道:“回夫人,姑爷派人来接大姑奶奶,因为时间紧迫,走得匆忙,特命老奴回来告罪一声。”
“大姑奶奶已经去京城了?”梁夫人也有些意外,刚才在外头的时候她还以为是梁蘅哪里惹着老夫人了。
“今日一早便出发了。”刘妈妈心里发虚,衣衫里都有些汗湿了。她从前在梁府时只是漪澜轩的粗使妈妈,少有到主子跟前回话,再加上梁府的两代当家人都是威重持家,不似李夫人般平易近人,她实在是怵得很。
原本她们便知道梁蘅迟早要去京城的,只是没想到这样快,又走得突然,梁夫人心里倒是一空。梁纾自去了京城以后只送了一封信回来,报了平安,叫她勿需担心。可这一晃都快两个月了,再无消息。此次上京是大嫂要为梁纾相看,可到底如何也该让她心里有个数啊!本来她还想着梁蘅去京城前,若是梁纾还没有消息,便叫她回来交待一二,这下子可怎么办?
梁夫人也有些生气了,这个梁蘅胆子当真是大起来了,一次两次地不把梁家放在眼里了。但在老夫人面前,她不便多言,只冷着脸在一旁听着。
老夫人骂了一会儿还不解气,她心里确实恼火。梁蘅是她亲自教养长大的,向来听话温顺,怎么一出了门子便不受控制了。老夫人想不明白。
大丫鬟喜雯从外头进来禀报:“三夫人带着三公子过来请安了。”
蒋氏抱着儿子从门口进来,笑嘻嘻地向老夫人请安,见梁夫人也在,高兴地招呼道:“大嫂,您也在啊,正好我有事儿想跟您商量呢!”
梁府好多年没有小婴儿了,老夫人如今年纪大了越发喜欢这咿呀可人的小孩子。见蒋氏把小孙子抱了过来,心情瞬间阴转晴。余嬷嬷接过襁褓抱到老夫人跟前,那孩子吃饱了肚子又刚睡醒,正是舒服的时候,一见人咧嘴就笑,直逗得人心都化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