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晟对梁蘅是又喜欢又心疼,还有一点害怕,怕她不高兴、怕她受伤害、怕她忽然消失不见......他现在是体会到了什么叫患得患失。
找回梁蘅以后,他到父亲面前去表明了心意,父亲问他是否想清楚了,他回答:绝不反悔!他大约明白梁蘅是因为什么生气,可他不能告诉她原因。父亲也说过要他提防一二,可他确信自己的直觉,梁蘅绝不是刻意接近他。她干净纯洁,坚强自信,是他见过最好的女子。
李长晟束好头发过来到炕边坐下,理了理新衣裳的袖子,笑着对梁蘅说道:“这衣裳做的正合身,你怎知我的尺寸?”梁蘅往边上坐了些:“母亲给我的尺寸,况且砚哥和瑾哥都见过你。”
提到两个妻弟,李长晟想起秋闱来:“他们二人秋闱可有中榜?”
“未曾中榜,砚哥儿和瑾哥儿年纪还小,再念两年书也无妨。”秋闱落榜虽是平常事,梁蘅还是忍不住替弟弟们找补两句。
李长晟会心一笑,他们姐弟感情当真不错,当日他上门去送礼,两位小公子便对长姐颇多维护。“砚哥和瑾哥学识都很不错,多历练些总是好的。”
李长晟一直好奇她当初为何会在城北桂花巷的事,今日见梁蘅心情不错,遂问道:“蘅儿,当日你怎么会在桂花巷呢?”
梁蘅与李长晟在炕沿并排坐着,扭头睨了他一眼:“奶娘住在巷子里,那天是去看她。”梁蘅顿了顿又说道:“与我同去的是明德书院郭典谒家的郭二小姐。”她晓得他想问什么,索性干脆告诉他。
“原来如此,难怪你让我把马车赶到郭府去!”李长晟恍然大悟。
“那次我和郭二小姐是偷偷去看奶娘的,家里并不知道。”梁蘅并不想瞒他,以后既然要共同生活,有些事应该让他知道,“后来在临水庵,是我去庵堂里祭奠我姨娘。”
李长晟知道她是家里的庶长女,生母早逝。她虽言语轻描淡写,但还是让人察觉到了她身上那些没说出口的难。李长晟也不忍多问,岔开话题:“蘅儿你的生辰是什么时候?”
“已经过了,九月二十八。”梁蘅轻轻叹道。那时候她们刚上船没几天,她让奶娘和翠柳不要声张,奶娘念叨着没能给她做碗长寿面。
梁蘅在心里暗戳戳的鄙视他,庚帖都看过了,会不知道她的生辰?
李长晟还真不知道梁蘅的生辰,只知道她今年十八岁。当初一切琐事都是李夫人一手操办,他还真没操过心。他也觉得自己这个问题问得糟糕,尴尬道:“明年一定记得。”
天被李长晟聊死了,梁蘅不想再在屋里呆,起身想出去。李长晟唤住她,今日过来还有事情要跟她说。
“蘅儿,估计再过几天,咱们就要回江宁府。等把你和大嫂平安送回去后,我便要赶往京城就职。到时你先在家里陪陪母亲,等我一切安顿下来再接你过去。”李长晟一边交代一边观察着梁蘅的反应。
“京城?怎的这般突然?”梁蘅很是惊讶。婆母跟她说过,李长晟十五、六岁便随公爹上了战场,二十岁的时候受伤才回的家。家里并不想让他再去涉险,所以一直闲赋在家。怎么突然一下子又要到京城去?
李长晟见梁蘅只是惊讶并无别的神色,心中稍安。扶着她的手臂回到炕上“父亲的上司高大人将我举荐给了永王殿下,又得殿下赏识举荐我为殿前司将虞侯。”
梁蘅不懂殿前司将虞侯是个什么官职,懵了懵问道:“我也要去京城吗?”
“自然是要去的。”李长晟答道。殿前司将虞侯不过是低级武官,家眷并不一定要跟到京城去的,可他还是想把梁蘅留在身边。
李长晟去京城就职是李将军和高大人商议的办法。他们既然已经不能置身事外,唯有投身蹚了这滩浑水。永王伸来橄榄枝已久,让李长晟去京城既安了永王的心,也好探一探京城的水深。
梁蘅得知归期将至,倒有些惆怅不舍了。在边关的这段时间,梁蘅觉得是自己活得最舒展和自由的日子。明知此地环境条件苦,偏生恋着这份苦里的自由和鲜活,真要离开了,心里还挺不舍。
王氏知道要回去了,既高兴又不舍。她与李长威聚少离多,团聚不易;可家里的孩子又让她牵肠挂肚。情绪虽不高,还是提前几天便开始让竹心和婆子采买、收拾起来。
一说到要回去了,梁蘅的头就有些疼。出来的时候瞒着祖母和父亲、嫡母,等回去了还不知会如何责骂她。她也惦记家里的几个孩子,还有娘家的弟弟妹妹们,冒着小雪也带着翠柳到街上去把好吃的、好玩儿的买了一圈。
邹娘子也给两人备了礼,另外还有一份是单独给李夫人的,托她们送给主母。邹娘子虽说是父亲的人,却一直没个明确的身份,非主非仆的。梁蘅觉得有些不好接她的东西,万一婆母不喜岂不是无端生出是非。王氏倒不以为意,吩咐竹心收了,只道邹娘子有心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