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梁璇差点走丢,幸好有惊无险,一家人心有余悸。
第二天一早,二夫人还是带着梁筠到三夫人面前去赔了礼,三夫人虽然也后怕得很,还是推说怪梁璇小孩子淘气、贪玩,不关梁筠的事。梁夫人也严令几个孩子,不得再随便出府去玩儿。
梁蘅这边该准备的东西都已经差不多了。翠柳和银柳清点着装箱,梁蘅坐在窗边抚着手里的盖头。
本朝虽无明确律例继室的婚俗礼仪必须低于原配,但民间习俗“原配为尊”。在婚礼规格、新娘服饰等方面都有所约束,不能高于原配。
梁蘅也期待过穿上正红嫁衣的模样,只是这辈子都没机会了。嫁衣和盖头都是绛红色,上头也没有绣凤纹,只绣了缠枝莲纹。头饰也不能用凤冠,只用花冠和钗环珠翠点缀。
翠柳见梁蘅坐着默默无语,知道她委屈也不好深说,只淡淡劝道:“大小姐皮肤白皙,配什么颜色都好看。”
梁蘅无奈笑笑:“一开始就晓得是这样,这些东西又有什么所谓呢!”
“翠柳收拾好了,咱们去寿安堂。”梁蘅吩咐道。
天气热,两个人打着扇子慢慢从连廊上转到寿安堂去。刚一进门,余嬷嬷就喜滋滋地对梁蘅说道:“大小姐快来,老夫人把她的宝贝都拿出来了呢!”
梁蘅朝祖母走去,打趣道:“祖母的好东西可多了,我眼馋好久了!”
老夫人正坐在雕花大床上,打开那口陈旧的樟木箱子,伸出有些枯瘦的手,轻轻抚摸着箱子里的物件,眼神中满是回忆。她拿起一支金镶玉的凤头簪,簪头的凤凰栩栩如生,凤凰的眼睛是用红宝石镶嵌而成,光芒流转。老夫人把簪子递给粱蘅:“这簪子是当年你祖父给我打的,花费可不便宜,款式放到现在也不过时。如今传给你了,愿你日后的日子如同这凤凰一般,光彩照人,和和美美。”梁蘅双手接过簪子,心中泛起一丝酸涩,轻声说道:“祖母放心,我定会好生珍藏。”
接着老夫人又拿出一条珍珠项链。那一颗颗珍珠圆润饱满,散发着柔和的光泽。这般品相好的珍珠,很是难得。“这串珍珠是祖母年轻时积攒下的,如今也给你了。”说完伸手把项链戴在梁蘅的脖子上,眼神中满是赞叹和慈爱。梁蘅抚摸着项链道:“多谢祖母,您对蘅儿真好!”
“你是在我跟前长大的,自然偏疼你一些。将来到了婆家好好过日子,千万不能跌了我们梁家的脸面。”老夫人语重心长地嘱咐道。
梁蘅郑重地跪在床前磕了头,说道:“祖母放心,孙女定会谨言慎行,不负您的教诲。”祖孙俩相伴十几年,说舍得是假的,梁蘅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终究没让它掉下来。
余嬷嬷赶忙上前来搀扶梁蘅起来,夸赞道:“大小姐贞静娴淑,聪慧懂事,走出去谁不夸一句大家闺秀呀!”
梁蘅心里其实还是怨的,夫人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无可指摘,可祖母和父亲是嫡亲的呀。或许生在这样的家庭,本身就是一场因果。家族的女儿犹如深宅庭院中的藤蔓与梁柱共生,家族的兴衰荣辱是她们生命的经纬,当家族的根系在权力倾轧和利益博弈中需要汲取养分时,她们便化作柔韧的枝蔓,以婚姻为纽带攀附向新的支撑。这种血脉相连的羁绊,既是遮风挡雨的荫蔽,也是禁锢自由的樊笼。
从前不明白的道理,这几个月什么都明白了。人教人百言无用,事教人一次入心。
老夫人给梁蘅准备的东西还是不少的,除了刚刚那两样,还有翡翠手镯、玛瑙耳环、玉如意......另外还提前让余嬷嬷去银楼制了些小银锭,专门供她婚后在婆家赏赐下人,打点关系用的。
奶娘嘱咐她好几次,莫在嫁妆上吃亏,现在看来是奶娘想多了。不算老夫人的添妆,光是夫人准备的公中的那一份也是很丰厚的。
八月二十二,是给梁蘅添妆的日子。
郭幸进了漪澜轩,抱着梁蘅又欢喜又不舍,她准备了一块上好的玉佩给梁蘅添妆。梁纾也在大姐姐屋里陪着,见郭幸送的玉佩,玉体澄澈无杂,触手生温,雕工精美,禁不住赞道:“好漂亮的玉佩!”
梁蘅拉着郭幸又感动又难过,从前两人在一块儿扑蝶、描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今后就要各自嫁做他人妇了。两人相视一笑,眼泪却先落下来。
大家在屋里嬉笑了一阵,陆陆续续有长辈和亲戚给梁蘅送来添妆。二夫人和三夫人结伴前来,程氏送了一对小巧的玉平安扣,寓意“婚后顺遂”;蒋氏送了一支并蒂莲鎏金步摇,寓意“永结同心”。
梁纾几个妹妹也给大姐姐送了绣的帕子、枕套、门帘,这是她们几个亲手绣的,比贵重首饰更显亲昵。
梁夫人派人来喊梁纾去外头迎一迎舅舅家的几个妹妹,梁纾赶忙到外头去了。梁夫人的娘家也是梁蘅正经的舅家,表姐妹们来添妆是应该的。
梁纾到和乐居把三位表妹带着到大姐姐的院里去,湘姐儿似有话要说,拉着梁纾的手刻意走得慢些。梁纾察觉到,探询的目光看着她,湘姐儿偷偷地指了指走在前面的晴姐儿。梁纾以为她们小姐妹闹了矛盾,不以为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