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里重要的节日有好几个:元日、上元节、寒食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冬至......每到节日家里的妇人是最忙碌、劳累的,家家都要安排祭祀,置办宴席吃食还要准备亲戚间的节礼。
今年中秋节,刚好是在秋闱之后,又碰上家里要嫁女儿,梁夫人忙得团团转。
贺嬷嬷和麦冬、忍冬都在和乐居里回话。“月供”已摆上,宴席也设在了主院,就等各房主子们到齐了。
“月神位”设在了庭院里,老夫人带着众人拜月,祈求月神保佑家人平安,子女聪慧。
厅堂里屏风隔开左右各设一席,梁蘅和喜雯扶着老夫人坐到右边主位,梁夫人、二夫人、三夫人依次落座,梁蘅姐妹几个跟着坐下。
左边一桌,梁思安坐主位,梁思宏坐右侧,梁思宪坐了左侧。梁砚和梁瑾依次坐下。
今日中秋佳节,府里又是喜事连连,一家人齐聚一堂,欢声笑语。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还有各种时令水果。最受欢迎的还是那圆圆的小饼,上面印着精美的花纹,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一家人先向老夫人敬酒,祝福她身体健康,福寿延年。老夫人笑得合不拢嘴,举着杯子,说道:“今日中秋,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便是最大的福气。我就只盼着你们兄弟相互扶持,孩子们上进。”
梁思安起身,恭敬地说道:“母亲放心,我们兄弟定会齐心协力让家族兴旺的。”梁思宏和梁思宪也纷纷点头称是。
一家人热闹地享用美食。男子那一桌喝的花雕酒,女子这一桌喝的葡萄酒。这葡萄酒较为珍贵,平时极少喝到,因为是过中秋节,梁夫人才吩咐拿了些出来。梁蘅姐妹几个都喝了些,甜甜的微有些涩味,虽是果酒还是有些微醺。
二夫人程氏见梁蘅小脸微红,打趣道:“瞧蘅姐儿脸都红了,一点儿酒量都没有可不成。过几天成亲还不得喝醉呀!”
程氏说话耿直,大家听了都笑起来,梁蘅囧得不得了,脸更红了。老夫人笑骂道:“哪有长辈这般开玩笑的。”
三夫人蒋氏笑着插话道:“别说蘅姐了,我做姑娘的时候更是酒力差得像筛子。成亲以后才慢慢能喝一点的。”蒋氏有孕不能饮酒,梁夫人特意安排的紫苏饮子,暖胃又防燥。
有三婶打圆场,梁蘅偷偷地舒了一口气。梁纾道:“大姐姐别在意,二婶说话向来如此。”
梁蘅笑了笑:“没事的,我酒量浅还是少喝些吧。”
梁钰在一旁听着两个姐姐说话,有一搭没一搭地夹着菜。最近姐姐妹妹们都不怎么和她一块儿玩,夫人也不待见她和姨娘,梁钰觉得自己像被遗落在墙脚的旧风筝,看着别人嬉笑成团,自己却形单影只。
今日中秋家宴,姨娘上不了台面,幸好因为有孕夫人免了她在旁侍候。梁钰不知不觉又把眼神看向了三夫人身后站着布菜的夏姨娘。夏姨娘生了五小姐梁璇,却不能亲自照看。因为三夫人膝下空虚,梁璇一生下来就抱到了她屋里抚养。想想还是自己姨娘好,要是姨娘这一胎能生个弟弟,她们母女俩在府里也能扬眉吐气了。
宴席到尾声,贺嬷嬷指挥丫鬟们把螃蟹端上桌。中秋时节,螃蟹开始肥硕,民间认为此时吃蟹应金气、助团圆,且有“秋蟹膏黄,滋补正当时”的说法。
丫鬟们把螃蟹拆剥好,辅以姜醋汁去腥,醇厚的鲜香混着醋酸在舌尖炸开,蟹肉丝丝清甜,引得大家直呼美味。
用完晚膳,梁纾、梁筠几个闹着要去夜游,梁砚和梁瑾两个便充作保镖要陪着去。今晚外头人多,梁夫人犹不放心,又安排了两个粗使婆子跟着。
兄弟姐妹一群人高高兴兴地出了门。街道两旁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灯笼高高挂起,有兔子灯、莲花灯、走马灯,灯光摇曳,五彩斑斓,把整条街道照得如同白昼。街边的店铺和小摊琳琅满目,有卖首饰的、卖字画的、卖玩具的、卖各种小吃的,热闹非凡。
梁筠眼睛亮晶晶的,一下子被街边的糖画摊吸引住了。她拉着梁砚的胳膊:“哥哥,给我买个糖画。”梁砚笑嘻嘻地:“好,给你买一个。”又回头招呼梁纾几个问她们要不要。梁纾挽着梁蘅正看灯:“刚出来就买东西,拿着沾手,我们不要。”梁钰急着到前头去看穿手串的小摊也不要。只有奶娘带着的梁璇喜欢得很,吵着要个大的糖画。
梁瑾见大家意见不一致,人多也不好等,便对梁砚说道:“大哥,你陪着四妹妹和五妹妹买糖画,我陪着她们往前走,一会儿你们到前头来找我们,要是追不上,就到朱雀桥那儿碰头。”
梁砚点头称好,转头问梁璇:“小五想要个什么糖画?”梁璇开心地拍手:“我要一个小猴子!”梁砚哈哈大笑,掏出几个铜板递给摊主。摊主熟练地用糖稀在石板上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小猴子,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糖画就做好了。梁筠又要了一个大鲤鱼,拉着梁璇的手,一边吃一边说:“真甜,真好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