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果然和乐居派人来传话:请大小姐明日早些到主院跟随夫人理事。
第二天一早,梁蘅便带着红儿在和乐居廊下候着。夫人身边的大丫鬟麦冬见她来得这样早,忙过来行礼“大小姐来得早,可曾用过早膳了?”
梁蘅客气一笑说道“我已用过了。”
麦冬招呼小丫鬟给梁蘅端来热的枣茶,说道:“大小姐喝点热茶暖暖,夫人那还得等一会儿呢。”
梁蘅谢过麦冬:“不妨事,是我来早了。”
梁蘅见院子里丫鬟婆子们有条不紊的进出做事,心中悄悄叹服。梁夫人李云琬管理内宅确实能干,在江宁府的各家主母中也是有名的典范。
李云琬的娘家也是江宁府的望族,长兄李晏和从前任江宁府通判,为正六品官员,前几年又升迁去了京城。李云琬是李家嫡女,当年梁李两家联姻也是门当户对。这些年夫妻和睦,子女孝顺,外人都赞梁家家风和顺。
梁蘅在嫡母面前是拘谨小心的,从小到大嫡母对她都淡淡的,不过多关心也不过多苛责,更不让她日日来跟前请安立规矩,可梁蘅还是隐隐有些怵她。
嫡母对祖母,礼仪规矩向来周到,但梁蘅看得出来,那些都是表面功夫,府里的中馈嫡母牢牢地抓在手里,嫡母不想办的事情谁也左右不了她,包括父亲。
其实在梁蘅心里对父亲也是陌生的。在她的成长中、生活中很少有父亲的影子,偶尔见到她的时候,只会觉得嫡母和祖母把她教养得很好,亭亭玉立,端庄沉稳,有梁家长女的风范,然后夸赞两句扭头走掉。有时候梁蘅都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岔了,父亲是否出现过。小的时候,她盼娘亲盼爹爹,可是她都没有,渐渐地也就习惯了。
梁蘅正在晃神胡思乱想,麦冬掀起门帘请她进去内堂。
跟着麦冬进屋,梁蘅端端正正地行了礼,对嫡母道:“请夫人安,您昨夜歇息的可好!”
梁夫人轻轻道:“还好,坐吧!”
梁蘅悄悄打量嫡母,她今日穿了一袭深紫色的锦缎长袍,袍上绣着繁复而精致的金色云纹图案,腰间束着黑色的腰带,上面镶嵌着一颗圆润的翡翠,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发髻上插着一支白玉簪,簪头雕刻着精美的莲花图案,素雅而不失高贵。脸上保养得宜,皮肤白皙,她鼻梁高挺,嘴唇微合,透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贵气。
在梁蘅的印象中,似乎每一次见到嫡母,她都是这般整齐利索,端庄高贵。说话不急不缓,处理事情恰到好处。
梁夫人似乎察觉到了梁蘅在打量她,不以为意,对麦冬说道:“去催催纾儿。”
麦冬道:“是”随即掀帘子出去了。
“昨日,你祖母吩咐你和纾儿一块儿学习庶务,以后你早上直接到议事房去候着即可,不必这么早到我这儿来。”梁夫人对梁蘅说道。
梁蘅忙答:“是,女儿知道了。”
这么多年,这对母女也形成了她们特有的默契。嫡母说不需要的事情就不必做样子了,因为是真的不需要;做女儿的也机灵通透,只需照办即可,绝不拖泥带水。
梁夫人对梁蘅还是满意的,最起码这个名义上的女儿没有给自己找过麻烦。虽说不喜欢她,倒也并不十分讨厌她。况且许多事情原本也不关她的事。
说话间,梁纾也到了,母女三人一起往议事房去。
一上午,两姐妹便跟在母亲身边学习庶务。下人来回话、领对牌办事、账房来对账,繁琐却有条不紊。安排完了事情,梁夫人叫两个女儿一起坐着喝茶,对二人提问道:“平日里你们多多少少也晓得些庶务,今天跟着看了一上午可有什么收获?”
梁纾笑嘻嘻地先答:“母亲您好厉害!府里乱七八糟这么多事却安排的井井有条。”
梁蘅也赞道:“女儿也好生佩服!”
梁夫人喝了口茶,放下茶盏,细细教导道:“别看咱们只是一家子的庶务,涵盖却甚广。诸如田庄管理、财物收支、仆役调度、宾客往来等,皆是庶务的范畴。就拿这田庄管理来说吧,如今正值春耕时节,庄子上就需要安排好农事,确保庄稼按时播种。”
说着,梁夫人拿起桌上的一本账册,递给姐妹俩:“你们且看看这田庄的账目,看看今年的种子、农具等物资是否准备齐全。”
姐妹俩接过账册,认真翻阅,仔细核对后说道:“母亲,账目上所记均已备齐。”
“账册上是记录清楚的,可知道还需要做什么?”梁夫人问。
梁蘅略略一想,却又不敢先开口,故作疑惑“还需做什么?”
梁纾答道:“母亲,是要派人到庄子上查看监督吗?”
梁夫人笑道:“正是如此,账册登记完备是一回事,查看核实又是一回事。虽说下人都是府里的老人儿了,可田庄都在城外,天高皇帝远,有监察管理才不致出现纰漏。”
梁夫人又道:“说是管理家中事务,其实根本上是驾驭管理家中下人。这府里上上下下几十来号人,若管理不善,便如同一盘散沙。可如果规矩定得严谨合理,便有章可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