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飞天突破,双翼战机现雏形
“空天军筹备司” 训练场,在汴梁城郊开阔地。
初春寒风卷黄沙,打 “乾鸢三号” 机身,响 “沙沙” 声。
李振翼穿深蓝飞行服,戴皮质飞行帽,绕战机检查。手指划过机翼蒙布 —— 格物院改进的帆布,比之前耐磨还防风防雨。
“李教习,检查好了吗?风大,等风小了再飞?” 地面机械师老张凑来,脸带担忧。
李振翼摇头,眼神利如鹰:“不用等。战场哪有等风小的道理?今天正好试‘乾鸢三号’大风天性能。”
他弯腰进驾驶舱,狭小空间里仪表盘整齐,操纵杆握手里,熟悉重量让他踏实。
这是 “乾鸢” 第三次改进:机身用轻质钢材加固,轻三十斤却更坚固;机翼下加两根辅助支架,专挂训练弹;发动机换格物院 “飞天二号”,功率高两成,噪音小不少。
“准备完毕,请求起飞!” 李振翼对喉头对讲机喊,声音传地面塔台。
塔台观察员盯风速计,指针显四级风。犹豫下回应:“允许起飞!保持高度,随时报情况!”
“收到!”
李振翼深吸气,左手稳操纵杆,右手缓推油门。发动机 “嗡嗡” 轰鸣变大,震得驾驶舱发麻。
战机滑行加速,黄沙被螺旋桨卷,机身两侧起两道黄旋风。
速度渐快,机翼下气流生升力。李振翼轻拉操纵杆,“乾鸢三号” 机头抬起,像展翅雄鹰,脱地冲天空。
“离地成功!高度五十米,速度三十公里每小时!” 李振翼报数据,盯仪表盘,感战机姿态。
大风扰飞行,机身微晃,却比预想稳 —— 改进机翼结构,果然更抗侧风。他调操纵杆,让战机平稳爬升。
“高度一百米、两百米…… 五百米!” 爬百丈高空,李振翼低头看,训练场跑道变细线,远处汴梁城轮廓隐约。
“开始带弹飞行!” 他按对讲机,推操纵杆让战机左倾盘旋。机翼下两枚训练弹,像黑疙瘩,牢牢固定支架,没晃半分。
李振翼操控战机俯冲,机头朝下,速度骤升。风从驾驶舱两侧呼啸过,他清感气流变化。
俯冲至三百米,猛拉操纵杆,战机速拉升,过程流畅没滞涩。
“太稳了!比‘乾鸢二号’强太多!” 李振翼赞叹,心里兴奋难抑。之前 “乾鸢二号” 俯冲拉升会短暂失控,现在稳得像滑平地。
接下来模拟投弹。李振翼调航向,对准地面靶场 —— 白石灰画的圆形区域,直径五十米,中心插红旗杆。
“目标锁定,准备投弹!” 他深吸气,手指悬投弹按钮。高度三百米,速度四十公里每小时,风向东南,风速四级…… 数据在脑里速算。
“投弹!”
按钮按下,机翼下传 “咔哒” 响,两枚训练弹脱支架,带尖啸坠地面。
“轰隆!轰隆!”
两声巨响,靶场起两股烟尘,红旗杆瞬被淹。地面观测员拿望远镜喊:“命中靶心!两枚都中!”
声音传驾驶舱,李振翼嘴角扬,露笑容。他控战机盘旋一周,确认投弹效果,准备降落。
“乾鸢三号” 缓降高度,对准跑道平稳滑行着陆。刚停稳,地面士兵、机械师围上来,欢呼响训练场。
“李教习,太厉害!‘乾鸢三号’能挂弹还投得准!”
“以后空袭,不用人力扔炸弹了!”
李振翼笑摆手,目光望格物院方向 —— 他知,这只是乾朝飞天路第一步,真挑战在后面。
同一时,格物院航空实验室另一番忙。
几张大设计图铺特制木桌,画全新双翼飞机,线条清,标注详。几名工程师围图,拿直尺铅笔,时弯腰量,时激烈讨论。
“就是它!‘猎鹰一型’!这才是能打仗的飞机!” 首席工程师陈景明指图,声难掩激动。他头发白,戴厚老花镜,眼里闪兴奋 —— 为这图,团队熬半年。
年轻工程师小王拿飞机模型,指机翼:“陈老,您看双翼结构,上下层平行,间距一米二,升力比单翼大三倍,还能承更重。就算一层翼受损,另一层也能让飞机勉强降。”
陈景明点头,拿图纸附件:“还有这航空机枪!从‘乾武二式’重机枪改的,缩枪身减重,加同步装置,避子弹打螺旋桨。以后飞机上天,能跟敌人飞机对射!”
“发动机用‘飞天二号’够吗?” 小王问。
“不够!” 陈景明摇头,语气坚定,“‘飞天二号’功率低,‘猎鹰一型’要挂机枪、带弹药,还得有够快速度和机动性。格物院动力实验室改‘飞天三号’,功率八十马力,比‘飞天二号’高五成,下周送样机。”
设计图上 “猎鹰一型” 轮廓清:机身长六点五米,翼展十米,上下翼装副翼,好控转向;机头装发动机,螺旋桨在前,后是驾驶舱;机翼下除机枪支架,还留炸弹挂架,能空战也能对地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