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个时空。
赤旗岛的赤旗军总部内,张启元捏着战报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白。
战报上“李砚舟牺牲”“信号旗小队一人重伤”的字眼像针一样扎进眼里,他垂眸沉默片刻,眼底的悲伤转瞬即逝——此刻的局势,容不得半分沉溺于情绪。
白王出世、奥丁现身,东京已成一片火海;M军与自卫队因顾忌平民束手束脚,死侍与龙血污染生物仍在城市里大肆破坏……每一条信息都在昭示着危机的严峻。
张启元将战报按在桌案上,立刻抓起终端电话,拨通了另一个时空全局指挥官瓦列里的通讯。
“指挥官同志,有什么事儿?”
电话那头传来瓦列里沉稳的声音。
“立刻跟那个世界的军方沟通,”张启元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务必阻止他们使用核武器,让他们再坚持几个小时。时限一到,我会派遣J81与米格100编队,携带超高音速导弹武器进入战场支援。”
“是,指挥官同志!”瓦列里的回应干脆利落,没有半分迟疑。
通讯器里突然传来的消息,让张启元握着终端的手顿了顿。
负责装备调度的士兵语气带着难掩的疲惫,语速飞快地汇报。
“指挥官同志,J81与米格100编队此前已往返多趟——先后轰炸了近卫军的航空母舰舰队,又端掉了两个大型生化基地,弹药消耗殆尽,机身蒙皮和发动机也出现损耗,现在全在机库做维护保养,短时间内确实无力出动!”
张启元眉头猛地拧紧,目光落在桌案上的战场地图上——东京城区的红色警示区域还在不断扩大,白王与奥丁的位置标记始终在闪烁。
他指尖在“J81”“米格100”的标注上敲了敲,沉默片刻后沉声道:“加快维护进度,优先保障发动机和武器系统,另外通知弹药库,把备用的超高音速导弹提前运到机库待命,一旦编队恢复战力,立刻升空支援!”
“明白!”通讯器那头的回应迅速传来。
另一个时空的东京,终于从崩溃边缘缓过一口气,局势开始缓慢稳住。
态势从“崩溃临界态”转入“动态稳定阶段”,地面与海上火力单元构建的梯次防御网初步成型,有效遏制了龙类亚种与死侍的集群突击势头。
地面火力集群以“纵深覆盖+点面结合”为核心战术,各型火炮按射界与射程完成战术布势。
M109A7自行榴弹炮依托模块化装药系统,以39倍径身管实施“弹幕徐进射击”。
使用M982“神剑”制导炮弹对5-24公里内的龙类亚种集结点进行精准拔点。
圆概率误差控制在10米内;FH70式155毫米牵引榴弹炮则在步兵警戒分队掩护下,于前沿2公里处构建临时射击阵地,采用“急促射-转移射”交替模式,以每门炮每分钟6发的射速,对突破前沿的散兵式死侍实施压制。
配用的M864子母弹可释放88枚双用途子弹药,覆盖半径达150米。
M110A2式203毫米自行榴弹炮作为纵深火力支柱,在后方10公里处实施间接瞄准射击,发射M1068子母弹时可携带195枚杀伤榴弹,对装甲厚重的成年龙类亚种形成“破片+冲击波”双重杀伤。
而M270多管火箭炮营则以营级齐射方式,发射M30/31 GMLRS制导火箭弹,对20-70公里内的死侍繁殖巢与龙类亚种补给通道实施“面状摧毁”。
单次齐射可覆盖平方米区域,弹头引爆后的温压效应能有效杀伤密闭空间内的目标。
海上作战单元同步启动“立体防空反导+对海对陆协同打击”模式,构建多层火力拦截体系。
水面舰艇编队中,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依托AN/SPY-1D相控阵雷达,引导**“标准-2”Block IIIA远程防空导弹实施“协同交战”,对167公里内的低空突防龙类(如翼龙亚种)实施拦截。
单发杀伤概率达0.92;ESSM先进海麻雀中程防空导弹通过MK41垂直发射系统“一坑四弹”配置,在30公里内构建中近程防空网,应对多批次、小目标的死侍集群(部分死侍可借助龙类翼膜实施短距滑翔)。
“战斧”Block V巡航导弹**则从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与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发射,采用“地形匹配+惯性导航+卫星修正”制导方式,对东京湾沿岸的龙类亚种岸滩阵地与生化污染点实施精确打击,打击精度达1米级。
水下方向,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在东京湾外海构建反潜屏障,通过AN/BQQ-5声呐系统探测潜藏的深海龙类亚种,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时,采用“垂直发射-火箭助飞-鱼雷分离”模式,在10公里范围内对水下目标实施攻击。
搭载的MK54轻型鱼雷具备“主被动声呐自导”能力,可有效追踪高速机动的深海龙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在时空中流浪的军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在时空中流浪的军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