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闹的是销售部。小王拿着胸针往自己的衬衫上一别,转身问大家,“像不像咱们品牌的‘小徽章’?客户买完衣服,再送个这当礼物,保准记住咱们。”她很快拟了份捆绑销售方案——买旗袍送同款胸针,买外套送丝巾,“相当于花一份钱,买一整套‘中国风穿搭’,客户肯定乐意。”
生产部的调整也顺理成章。老吴把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都收了起来,“这块苏绣的碎布能做胸针的底,那段青花缎面够拼三个手包的侧面。”
他在车间隔出个小区域,专门放做配饰的机器,“就叫‘巧思角’,让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在这儿做细活。”李姐第一个报名,说要把盘扣的针法改良得更适合手包,“衣服上的盘扣要挺括,手包上的得灵活,开关才方便。”
市场调研团队没闲着,又跑了趟上海的精品店。回来后说,有位买过青花瓷裙的顾客,自己缝了块青花布当包带,“她说‘就想让包跟衣服配成一套’,这说明咱们的判断没错。”他们还带回个新发现,年轻姑娘喜欢把丝巾系在包柄上,或者当成发带,“这提醒咱们,设计时得多留几种用法,别太死板。”
高层们第二次碰头时,样品已经更新到第三版。张芳芳把修改前后的丝巾摆在一起:第一版图案太满,像把整幅瓷画搬了上去;第二版减了一半花纹,却显得空;现在这版,只在边角绣了几簇缠枝莲,中间留白处印着行小字“雨过天睛”。“这才对味。”她笑着说,“配饰是配角,得衬着衣服发光,不能抢戏。”
最后拍板的方案里,藏着不少巧思:丝巾的尺寸分两种,大的能当披肩,小的能系在颈间或包上;手包做了可拆卸的肩带,既能手拿,也能斜挎;胸针的背后加了磁铁,怕别针伤了衣服面料。“这些细节,才是咱们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张芳芳说这话时,窗外的阳光刚好落在手包的凤凰标上,鎏金的尾羽像在轻轻颤动。
散会时,小李拿着设计稿往车间跑,说要赶在秋冬款发布会前做出样品。老吴跟在后面喊:“别忘了给丝巾加个小吊牌,写上‘可机洗’——国外客户最怕麻烦。”张芳芳看着他们的背影,突然想起刚创业时,大家围着一张桌子改衣服设计的样子。
原来所谓的业务拓展,从来不是凭空造出一条新路,而是沿着脚下已有的路,往深处走,往宽处去。就像那条青花瓷丝巾,看似是新添的物件,实则早藏在青花瓷裙的基因里,只等着一个机会,舒展成更完整的模样。
夜里,张芳芳收到皮埃尔的传真,上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听说你们要出配饰?我已经给橱窗留好位置了,记得多寄点样品,我要让巴黎人知道,华夏逸洋的美,不止在衣服上。”她把传真贴在样品间的墙上,刚好在那条青花瓷丝巾旁边。
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丝巾上的缠枝莲仿佛活了过来,在墙上投下淡淡的影子。张芳芳知道,这株“华夏逸洋”的新枝,已经开始发芽了。
喜欢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