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里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大学辩论队夺冠后,王睿把奖杯硬塞进她怀里,她笑得睫毛上都挂着汗珠。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如果世界是个考场,总要有人提前交卷,去把题目改得更好。”这句话像钉子,几年来一直钉在她心口最柔软的地方。
夜更深,远处开发区的霓虹像被谁打翻的调色盘,大块大块泼在天上。她鬼使神差地推开窗,窗外的夜风轻轻卷起窗帘,丝丝凉意袭来,她望向远处新建的开发区,那里灯火通明,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希望。
风一下子灌进来,把桌上《经济参考报》吹得哗啦啦响。报纸第三版右下角,一则“庆丰纺织厂公开竞聘经营承包人”的小广告被红笔圈了两道,墨迹已经晕成两朵小小的血痂。
她忽然想起上周去纺织厂调研的情形:机器轰鸣里,四十出头的女工刘彩霞把沾满棉絮的手往围裙上抹了抹,笑着对她说:“张股长,要是您能来当厂长,我们就不用担心下个月工资了。”
那一刻,刘彩霞眼里跳动的不是恳求,而是一种近乎莽撞的信任——仿佛只要她张芳芳敢点头,三百多号人的生计就能被重新点燃。
在庆丰县财政局的时光里,张芳芳看似在安稳的轨道上稳步前行,然而,她的内心却如同一片翻涌的海洋,对商海的向往如潮水般日夜汹涌。
彼时,改革开放的浪潮正以磅礴之势席卷中华大地,所到之处,处处洋溢着新的生机与挑战,好似为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打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
可在财政局的6年里、每月按时到账的工资、年底的米面油福利……这些又像一条条柔软却坚韧的丝线,早把她缠成了茧。
在这股时代洪流的冲击下,张芳芳的内心始终无法平静。无数个夜晚,她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市场经济中那些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画面。
年轻的创业者们凭借着敏锐的商业眼光和果敢的行动力,在商海中乘风破浪,创造出一个个令人瞩目的商业奇迹。
此刻,那声叹息和窗外的机器声奇妙地重叠在一起。她走到书柜前,从最底层摸出一个铁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这些年偷偷做的市场调研笔记。
从邻县第一批“星期天工程师”的薪酬结构,到广东那边“三来一补”企业的报关漏洞;再到本地国营商店积压的的确良布料能改制成什么时髦喇叭裤……每一页都盖着“绝密”的私章——那是她用橡皮刻的小老虎,虎口衔着“芳”字。
这些画面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不断点燃她内心深处对挑战和创新的渴望。
随着对改革开放形势下经济发展趋势的深入了解,张芳芳内心深处那团渴望突破与创新的火焰,却越燃越烈。
在无数个静谧的夜晚,张芳芳独坐窗前,月光如水洒落在摊开的文件和书籍上。
她的目光在那些记录着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文字间游移,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年轻人在商海拼搏的身影。
她想到自己在财政局虽稳步前行,但日复一日的工作逐渐让她感到一种无形的束缚,那些曾经在校园里对经济领域的大胆设想和宏伟抱负,似乎在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中渐渐被搁置。
龙凤胎的呼吸声从隔壁传来,均匀得像涨潮。悦昕翻身时,小木床吱呀一声,像某段旧旋律的前奏。张芳芳忽然想起女儿画里的另一个细节:岔路口的天空上,有一轮被涂成淡紫色的月亮,月亮里隐约藏着一艘小船。
当时她问悦昕为什么画船,女儿把脑袋埋进她怀里,闷声说:“因为妈妈说过,人要是困在月亮上,就要学会自己划船。”
她反问自己,难道要在这看似安稳的环境中度过一生,还是勇敢地投身到时代的浪潮中,去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经过一段漫长而煎熬的深思熟虑,每一个细节都在她心中反复权衡。
她深知,下海经商意味着放弃现有的稳定工作、优厚待遇以及熟悉的工作环境,踏入一个充满未知与风险的领域。市场竞争的残酷、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创业失败的可能……这些风险如同一座座大山,横亘在她面前。
然而,她也明白,只有勇敢地冲破这层安稳的茧缚,去迎接挑战,才能实现自己一直以来深埋心底的梦想——在市场经济的广阔天地中,施展自己的才华,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这一刻,她的内心终于不再摇摆,下定了决心——是时候挣脱体制的枷锁,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去拥抱那个充满未知,却鲜活滚烫的商业世界了,即便前方荆棘密布,她也愿意为了心中的理想,勇往直前。
她轻轻带上卧室门,回到客厅,把信、照片、报纸、挂历、调研笔记,一样一样铺在桌上,像摆一场迟到的审判。
台灯的光圈下,尘埃缓慢地旋转,像无数个微型漩涡。她拿起钢笔,在挂历旁边,新添了一行更小的字:“1987年2月17日,我决定去当那个划船的人。”
写完最后一笔,她忽然听见极轻的“咔嗒”声——像是茧裂开了第一道缝。远处,开发区塔吊的警示灯一明一灭,像某种古老而新鲜的摩尔斯电码。她深吸一口气,把那张被红笔圈过的竞聘广告剪下来,贴在笔记本扉页,然后合上笔帽,发出清脆的“嗒”。
窗外,天快亮了。
喜欢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