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昌心中咯噔一下,强作镇定,上前拱手:“末将周世昌,率苏州卫将领,参见吴王殿下。不知殿下召见,所议何事?”
朱栋面无表情,目光冷冷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周世昌脸上,并不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从案上拿起一叠单据,轻轻掷在他面前。
“周大人,本王近日查账,有些疑惑。你一年的俸禄,加上职田收入,满打满算不过三百两。那你能否告诉本王,你老家新置的一千二百亩水田,价值几何?你在苏州‘宝昌号’、‘瑞锦轩’等三家商铺占的干股,每年分红又有多少?你那位如夫人兄弟,每月在王家绸缎庄什么都不干,领的又是多少薪俸?”
一张张地契、股契、账目复印件散落在地,上面清晰记录着时间、地点、数额。 周世昌只看了一眼,顿时面色惨白如纸,浑身剧颤,额头冷汗涔涔而下,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身后的赵德柱也是脸色大变,下意识地后退半步,手按向了腰刀。
“拿下!”朱栋一声令下。 两侧鹗羽卫如虎狼般扑上,瞬间将周世昌、赵德柱等人缴械制服,按倒在地。
“王爷!王爷饶命!末将…末将糊涂啊!”
周世昌瘫软在地,涕泪横流,彻底崩溃。
赵德柱却犹自挣扎,嘶吼道:“朱栋!你无凭无据,岂敢擅拿朝廷卫所军官!我要见皇上!我……”
“凭据?你忘了吗?本王乃五军都督府中军左都督,南直隶所有卫所都在我管辖,你说本王有没有权?”
朱栋冷笑一声,拿起那封译出的密信和那张五千两银票,“这封信,这张银票,还有你那个家仆赵四的口供,够不够?‘清君侧’……赵佥事,你好大的胆子!”
听到“清君侧”三字和赵四的名字,赵德柱如遭雷击,瞬间面无人色,再也说不出话,整个人如同被抽走了脊梁骨,瘫软下去。 几乎在同一时间,苏州城内,多项抓捕行动同步展开。
王志远亲率一队精锐锦衣卫,直扑王家大宅。面对如狼似虎的官差,王仁杰惊骇欲绝,竟带着数名悍勇家丁负隅顽抗,试图从后门突围,却被早已埋伏好的锦衣卫堵个正着。
刀光剑影间,几名家丁被格杀当场,王仁杰也被打翻在地,捆得结结实实。
张诚则带队直入苏州知府衙门,当场控制了尚且懵然不知、正打算升堂问案的知府陈泰,并按名单拘押了府衙内多名与王家过往甚密的官吏。
按察使司、布政使司内,亦有数名官员在各自的衙署内被鹗羽卫带走,引得官场一片哗然与恐慌。行动迅速而高效,主要目标无一漏网。
接下来的搜查,更是取得了重大成果。在王志远的亲自监督下,锦衣卫对王家位于阊门外的一处隐秘仓库进行了突击搜查。不仅起获了尚未转移的六箱贴着大明银行封条的新铸银币,更在一个暗格中,发现了大量往来书信账册。
这些书信,远比那十箱银币更具爆炸性。其内容清晰地揭露了一个惊人的阴谋:以王家、李家等少数不甘利益受损的江南世家为核心,勾结了苏州卫部分高级军官、以及苏州府乃至省一级的个别官员,计划通过制造银行劫案等一系列破坏性事件,打击大明银行的威信,进而动摇吴王推行的新政,最终目的是试图联络朝中某些对皇帝或吴王不满的势力,行“清君侧”之实,谋求政治上的翻天覆地。
银行劫案,既是获取资金,也是他们试探朝廷反应、制造混乱的第一步! 朱栋连夜翻阅这些查获的书信,面色愈发凝重。灯火下,他的侧脸线条紧绷。
“殿下,这些信中,多次提到了几位京城官员的名字……”李炎在一旁低声提醒,声音中也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朱栋缓缓合上一封信,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复又睁开,眼中已是一片决然的清明。
“事情,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得多。”他沉声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凛冽的决心,“立刻整理所有证物、口供、书信,编制详细案卷。派最得力的人,以最快速度,六百里加急,火速送往京城,呈交父皇御览!”
“另,苏州全城戒严,所有涉案人员严加看管,没有本王命令,任何人不得探视,不得传递消息!等待朝廷旨意!”
“是!” 信使带着足以掀翻朝堂的沉重案卷,再次连夜驰出苏州城,奔向那深不可测的皇权中心。
苏州城的这一夜,注定无人入眠。朱栋独立于院中,仰望苍穹,繁星点点,却仿佛都映照着方才书信上那些触目惊心的名字与计划。 风暴,已然掀起。而这,或许仅仅是一场更大雷霆的前奏。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