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后,赵小川立刻在崇政殿召见了核心班底:皇后孟云卿(虽无官职,却深度参与机要)、肃政司都指挥使顾千帆、三司使沈括(负责财政和新政推行),以及刚刚在朝堂上力绩效群的苏轼。
“钱有了,下一步,就是如何让西夏感受到切肤之痛。”赵小川开门见山,让内侍挂起一幅巨大的西北边境及西夏疆域图,“朕意已决,正式启动‘盐铁专营优化及货币替换计划’。”
他拿起朱笔,在地图上西夏主要的青盐产地和铁矿区域画上红圈。“西夏经济,命脉系于青盐、铁矿与战马。战马我们暂时无法完全替代,但盐铁,可以做文章。”
“首先,是盐。”赵小川看向沈括,“沈卿,由三司牵头,成立‘盐引改革专项小组’。即日起,调整边境盐引发放政策。第一,提高我大宋解州等地池盐的收购价,鼓励境内盐户扩大生产,提升品质,绩效挂钩,产出达标者赏。第二,严格控制西夏青盐进口配额,引入‘竞价盐引’机制,想要购买西夏青盐的商人,需通过公开竞标获得有限额度,且必须搭配购买一定比例的宋盐或宋国其他商品,如茶叶、瓷器。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他加重了语气,目光扫过众人:“发行新式交子,用于边境盐铁贸易结算。所有与西夏的官方、大宗贸易,逐步强制要求使用新交子,拒收西夏铜钱或实物。我们要让我们的货币,成为河西走廊的硬通货!”
沈括一边飞速记录,一边提出专业问题:“陛下,新交子防伪乃是重中之重。西夏模仿能力极强,旧式交子已有彷冒之忧。”
“这正是关键。”赵小川点点头,看向苏轼和孟云卿,“苏学士,新交子的题字、版面设计,由你负责,务求精美独特,难以模彷。皇后,你精通绘事,且心思缜密,由你协助苏学士,并在交子纸张、油墨、暗纹等方面,提出防伪建议。朕要求,新交子不仅要防伪,本身也要成为一件艺术品,提升其信用和接受度。”
苏轼闻言,眼睛一亮,这活儿对他胃口,立刻摩拳擦掌:“臣领旨!必让那西夏蛮子看了,也舍不得用来点火!”
孟云卿则微微蹙眉,沉吟道:“纸张可掺入特殊植物纤维,在不同光线下色泽有异。油墨配方也需独特,可加入几种罕见矿物粉末。至于暗纹……或可借鉴苏绣中的双面异色异形技法,在纸张内部构造隐秘图桉,寻常彷制绝难成功。”她思路清晰,提出的方案极具可行性,连沈括都忍不住点头称善。
赵小川满意地颔首,最后看向顾千帆:“顾卿,你的担子最重。肃政司要成立‘边境贸易监察处’,派驻得力干员前往边境各榷场,严查走私、偷运,尤其是胆敢违反禁令,私下用铜钱或实物与西夏交易盐铁者,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同时,密切监控西夏国内对我新政的反应,尤其是其盐铁价格和销售情况,定期提交绩效分析报告。”
“臣,万死不辞!”顾千帆抱拳领命,眼神锐利如鹰。他深知,这不仅是经济战,更是肃政司展现其“绩效”、打击贪腐和渎职的绝佳战场。
一场针对西夏的经济绞杀战,就在这崇政殿内,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帷幕。各项指令化作一道道加盖玺印的公文,通过高效的驿传系统,迅速发往边境和各相关衙门。
---
新政的推行,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滴入冷水,立刻在朝野内外引起了剧烈反响。
边境榷场,原本是商贾云集、交易繁忙之地。新政策颁布后,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而微妙。
宋国盐商们心态复杂。一方面,朝廷提高收购价和绩效奖励,让他们看到了利润空间,积极性大增;另一方面,“竞价盐引”和“搭配销售”又增加了成本和操作难度。一些背景深厚、与朝中官员关系密切的大盐商,开始四处活动,试图获取更优惠的配额或打探政策底线。
而专营西夏青盐的商人则叫苦不迭。配额大幅缩减,获取成本飙升,还要被迫购买他们并不熟悉的宋国其他商品,资金压力巨大。有人开始铤而走险,暗中联系西夏商人,试图进行地下交易。
这一日,渭州榷场,隶属于肃政司监察处的一名年轻官员韩彻,正带着两名吏员例行巡查。韩彻是新科进士,因头脑灵活、不畏权贵被顾千帆看中,擢入肃政司。他深知这是立下绩效、快速晋升的机会,巡查得格外仔细。
在一家看似普通的皮毛货栈,韩彻注意到一批刚刚运抵的西夏青盐,数量似乎远超该货栈掌柜所能申请到的配额。他不动声色,上前盘问。
那掌柜起初还支支吾吾,试图蒙混过关。韩彻却不吃这套,直接要求查验盐引和进货账目。这一查,果然发现了问题:盐引是伪造的,而且伪造得相当精巧,几乎可以乱真。
“好胆!竟敢伪造盐引!”韩彻厉声喝道,命吏员将掌柜拿下。
那掌柜见事败,脸色煞白,突然跪地哀求:“官人饶命!小人也是不得已!这盐引……这盐引是经人介绍,花了大价钱从……从一位京城来的王公公的侄子那里买的啊!他说保证没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