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城外,朔风卷着枯草,在旷野上划出一道道浅痕。秋阳将落,余晖给连绵的城墙镀上一层金红,远远望去,旌旗如林,猎猎作响,鼓角声与隐约的凯歌在风里交织,回荡在天地之间。北疆经略使李敢一身玄色劲装,腰悬佩剑,立于迎亲队伍之首,身后文武官员分列两侧,甲胄鲜明,神情肃穆。他已年近花甲,鬓角染霜,眼角刻着风霜的沟壑,唯有一双虎目,依旧炯炯有神,望着远方的地平线,带着按捺不住的期待与焦灼。今日,他要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那支改写北疆命运的军队,迎接那位他寄予厚望的年轻统帅。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风势渐紧,卷起的沙尘迷了人的眼。就在众人翘首以盼之际,地平线尽头,终于出现了一抹淡淡的黑影。那黑影起初若隐若现,随着距离缩短,渐渐变得清晰——是一支军队,一支历经血与火洗礼的军队。
他们踏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来,没有惊天动地的呐喊,却带着一股冲天而起的肃杀之气,如同一座移动的山岳,压得人喘不过气。军队的人数显然比出征时少了许多,队列却依旧整齐划一,每一步都踏在人心上。将士们的战甲布满了划痕与凹坑,有的甚至断裂了边角,露出底下斑驳的护心镜;征衣被风沙染成了深褐色,沾满了尘土与干涸的血迹,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他们精瘦而挺拔的身形。
但没有人在意这些残破。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将士们的眼神所吸引——那是一种经历过生死考验的锐利,如苍狼般凶狠,如寒星般冰冷,却又带着不灭的信念与骄傲。他们的腰杆挺得笔直,如标枪般矗立,哪怕身上带着伤痛,哪怕疲惫不堪,那份属于胜利者的荣光,却丝毫未减。
队伍中间,是长长的俘虏队列。俘虏们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低垂着头,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被将士们用绳索牵引着,一步步向前挪动。俘虏队列之后,是数十辆满载战利品的马车,车轮碾过地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马车上堆满了牛羊、皮毛、金银器皿,还有匈奴部落特有的弯刀与弓箭,这些都是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
队伍的最前方,一面“萧”字大旗高高飘扬。大旗的布料已经有些残破,边缘被风沙磨得毛边,上面还残留着几块暗红色的血迹,但在风中依旧猎猎作响,气势如虹。大旗之下,一骑白马缓缓走来,马身矫健,毛色如雪,没有一丝杂色。马上端坐着一位年轻将领,他身着银甲白袍,甲胄上的纹路精致而华丽,却同样布满了战斗的痕迹。白袍在风中轻轻飘动,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修长。
这位将领约莫二十三四岁的年纪,面容俊朗,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唇线分明。他的脸色带着一丝征战后的苍白,却丝毫不减其坚毅之色。那双深邃的眼眸,如同平静的湖面,不起一丝波澜,却又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智慧与力量,扫过前方的迎接队伍,带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他,便是大胤王朝的靖安侯,帝婿萧景珩。
当萧景珩的白马行至李敢面前时,李敢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快步上前几步。不等萧景珩翻身下马,他便一把抓住了萧景珩的手臂,那双手粗糙而有力,带着常年握剑留下的厚茧,微微颤抖着。李敢的虎目之中,泪光闪烁,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哽咽:“景珩!好小子!你真的做到了!千里奔袭,直捣黄龙,犁庭扫穴,扬我国威!此战之功,足以彪炳史册!老夫……老夫代北疆将士,代大胤百姓,谢过了!”
说着,李敢便要躬身行礼,向这位年轻的统帅表达自己的敬意。
萧景珩心中一暖,急忙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他伸出双手,稳稳托住李敢的胳膊,阻止了他的行礼。萧景珩的声音清澈而沉稳,言辞恳切,没有丝毫的骄矜之色:“大将军万万不可!此战全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大将军在朔州稳如泰山,牵制敌军主力,景珩方能侥幸成功!晚辈岂敢居功!”
李敢看着萧景珩真诚的眼神,心中愈发欣慰。他重重拍了拍萧景珩的肩膀,力道十足,哈哈大笑起来:“好!不居功,不自傲,是真豪杰!快,进城!老夫已备下薄酒,为将士们接风洗尘!”
萧景珩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多谢大将军。”
随后,他转身看向身后的将士们,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将士们,辛苦你们了!随我进城,共享胜利之酒!”
“诺!”将士们齐声应和,声音响彻云霄,带着压抑已久的喜悦与自豪。
朔州城内,早已是万人空巷。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夹道欢迎凯旋的将士们。他们手中捧着箪食壶浆,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对着军队挥手致意。欢呼声、赞叹声、还有孩子们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是萧侯!是战神萧侯!”有人认出了萧景珩,激动地大喊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