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余温还没散尽,北平西郊兵工厂的绘图室就飘起了淡淡的松节油味。王卫国站在靠窗的旧绘图板前,手里攥着一支磨得发亮的绘图铅笔,指尖捏得发白 —— 绘图板上摊着一张半完成的步枪防尘盖图纸,线条歪歪扭扭,比例更是错得离谱,原本该 1:5 的尺寸,被他画成了 1:3,连最基础的三视图都没对齐,像个刚学写字的孩子画的涂鸦。
“别急,慢慢来。” 李师傅端着一碗热茶水走进来,把杯子放在绘图板旁,蒸汽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俺刚学制图时,比你还糟,把枪管画成了圆木,被师傅骂了半个月。” 他拿起一把三角尺,指着图纸上的错误,“你看,这俯视图和左视图得对齐,就像咱们做木工时的榫卯,差一分就合不上 —— 制图讲究‘精’,差一毫,造出来的零件就装不进枪里。”
王卫国看着图纸上的错误,脸颊发烫。上一章改良步枪时,他靠土办法解决了卡壳问题,可真要把想法画成规范图纸,才发现自己连最基础的制图知识都没有。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绘图板上的线条像杂乱的麻绳,原本清晰的防尘盖结构,在图纸上变得面目全非 —— 这和他在学堂学物理时的顺畅完全不同,理论知识要变成可视化的图纸,比他想象中难太多。
“李师傅,俺是不是太笨了?” 王卫国放下铅笔,声音里带着一丝挫败,“学堂里学的公式记得住,可一拿绘图笔,手就不听使唤。”
“不是笨,是没找着窍门。” 李师傅坐在绘图板旁的小马扎上,从抽屉里掏出一本泛黄的《机械制图规范》,封面上印着 “1938 年兵工厂内部教材”,“你先别画零件,先练直线和圆,把三角尺、圆规用熟了再说。俺教你个土办法 —— 用细线比着画直线,用硬币当模板画圆,练上三天,保准有进步。”
他说着,拿起铅笔,用三角尺靠着直尺,稳稳地画了一条横线:“你看,手腕要稳,目光要盯着笔尖前面的线,不是盯着笔尖 —— 就像你打枪时,要盯着靶心,不是盯着枪口。”
王卫国照着李师傅的样子,用三角尺抵住直尺,深吸一口气,开启空冥状态 —— 眉心的温热感瞬间漫过手臂,专注度提升三倍,原本发抖的手腕渐渐稳了下来,铅笔在纸上划过,留下一条比之前规整不少的直线。“成了!” 他惊喜地喊出声,空冥感知里,那条直线像刚量过一样笔直,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这就对了!” 李师傅笑着点头,“你这孩子有天赋,就是缺练习。以后每天来绘图室,俺陪你练,争取半个月能画出像样的零件图。”
接下来的几天,王卫国每天天不亮就往兵工厂跑,晚上披着星月才回四合院。绘图室的煤油灯总是第一个亮起,最后一个熄灭 —— 他先练直线、圆、角度,再学三视图的对应关系,遇到不懂的就问李师傅,实在弄不明白的,就记在笔记本上,回学堂问李教授。
这天中午,李教授被王卫国请到了兵工厂绘图室。看着桌上摊开的《机械制图规范》和王卫国画的练习图,李教授拿起铅笔,在纸上画了一个简单的齿轮三视图:“卫国,制图和学物理是相通的,比如这个齿轮,你得知道它的齿数、模数,这些都和物理里的传动比有关。你看,这俯视图要画出齿的分布,左视图要画出厚度,主视图要标出孔径 —— 就像你在空冥里‘看’零件的结构,图纸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按规范画出来。”
王卫国茅塞顿开。他想起用空冥感知步枪内部结构时的场景,能清晰 “看到” 防尘盖的弧度、弹仓的深度,现在只要把这种 “看到” 转化为图纸上的线条和尺寸,就能画出规范的零件图。他立刻拿起铅笔,按照李教授说的,在纸上画起了步枪防尘盖的三视图 —— 空冥感知里,防尘盖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浮现,他一边 “看”,一边画,线条越来越流畅,尺寸也渐渐精准。
“有进步!” 李教授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看,这俯视图的防尘盖弧度画对了,左视图的厚度也标准了 —— 再注意一下尺寸标注的位置,别挤在一起,别人看图纸时才清楚。”
傍晚,张大勇拿着一个生锈的步枪弹仓弹簧固定片跑进绘图室:“卫国,李师傅让俺给你送这个!这固定片老断,俺们想换个新设计,你要是能画出图纸,俺们就能批量做!”
王卫国接过固定片,金属表面的锈迹硌着手心。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固定片的薄弱点 —— 接口处太细,受力时容易断裂;没有防滑纹路,安装时容易打滑。他想起在学堂学的力学知识,接口处加粗能增强强度,加防滑纹路能增加摩擦力,这些都能解决问题。
“俺试试!” 他立刻在绘图板上铺开新图纸,先用圆规画出固定片的轮廓,再用三角尺标注尺寸 —— 接口处从 2 毫米加粗到 3 毫米,表面加 3 条 1 毫米深的防滑纹,孔径保持不变,刚好能装在现有的弹仓上。空冥感知里,他 “模拟” 了新固定片的受力情况,加粗的接口能承受更大的力,防滑纹路也不会影响安装,心里踏实了不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