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的运输团,接到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也是最艰巨的一个任务。
将重达数十吨的混凝土搅拌站核心部件——
一个直径超过五米,由厚重钢板焊接而成的巨大搅拌罐,以及配套的大功率电机和减速齿轮箱,从地下二号厅,运到十几公里外的水电站工地。
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任务。
几十吨的大家伙,在崎岖的太行山里挪动十几公里?
光是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但现在,不一样了。
“都给老子听好了!”
李云龙站在一台“太行造”卡车的车头上,手里拎着铁皮喇叭,对着底下黑压压的运输团士兵吼道。
“林总工给咱们造出铁脚板,旅长给了咱们任务!“
”今天,就是咱们摩托化运输团,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的时候!”
“谁他娘的要是敢在路上掉链子,把这宝贝疙瘩给磕了碰了,别怪我李云龙不讲情面,直接撸了你,让你回去喂马!”
“都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
一百名司机兵扯着嗓子,吼声震天。
“出发!”
随着李云龙一声令下,一百辆卡车组成的钢铁长龙,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缓缓启动。
这是一幅何等壮观的景象!
工兵师与工程机械化部队的战士们,早已用推土机,将那条通往水电站的土路,拓宽、压实,变成一条足以让两辆卡车并排通行的“高速公路”。
一百辆土黄色的卡车,首尾相连,蜿蜒盘旋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间。
车上,满载着各种钢材、设备、工具,还有负责安装的工兵和技术员。
而最核心的那个巨大搅拌罐,则被牢牢地固定在一辆由两台卡车底盘并联改造而成的“重型平板车”上。
由四台卡车在前面牵引,两台在后面推,缓缓地,但却无比坚定地,向前移动。
沿途的战士、民夫、老乡,全都停下手里的活计,呆呆地看着这支从未见过的钢铁车队,从他们身边隆隆驶过。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震惊、好奇,以及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
这就是我们的部队!
这就是我们根据地,自己造出来的大家伙!
苏联专家彼得罗夫和瓦西里,也坐在一辆卡车上。
他们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物,感受着“木头轮胎”带来的、富有节奏感的颠簸,内心早已麻木。
从“煤制油”,到“木头轮胎”,再到这支初具规模的摩托化部队……
这短短一个多月里,林川和这片根据地,带给他们的冲击,实在是太多,太大。
彼得罗夫甚至产生一种荒谬的感觉。
他们不是在援助一个落后的游击队根据地。
他们仿佛是在亲眼见证,一个沉睡千年的工业巨神,正在被一个叫林川的年轻人,用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强行唤醒!
车队行进了三个小时,终于抵达水电站大坝工地。
这里,早已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工兵一师的师长王建业,正指挥着他的“钻爆大队”,操作着上百台“开山锤”,对大坝两侧的山体进行最后的修整和加固。
刺耳的“哒哒哒”声,和炸药爆炸的轰鸣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而李云龙手下的那十五台推土机和挖掘机,则像勤劳的工蚁,来回穿梭,将爆破产生的巨量石方,清理、运走。
整个工地,就像一个被精确调度的巨大工厂,充满效率与力量的美感。
“老王!看老子给你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李云龙从车上跳下来,叉着腰,得意洋洋地冲着正在指挥的王建业喊道。
王建业回头一看,当他的目光落在那个巨大的搅拌罐上时,眼睛瞬间就亮了。
“好你个李云龙!动作挺快啊!”王建业跑了过来,锤了李云龙一拳。
“我还以为你们得明天才能到!”
“废话!也不看看是谁带的队!”李云龙把胸脯拍得“嘭嘭”响。
两人虽然平时喜欢斗嘴,但在工作上,却是配合得天衣无缝。
接下来的任务,是安装。
这又是一场硬仗。
混凝土搅拌站,本身就是一个高达二十多米的钢铁怪物。
它的安装,对精度和吊装能力的要求,极高。
“林总工,您看,咱们怎么干?”
王建业拿着图纸,找到正在现场指挥的林川。
林川看了一眼那已经搭建好的,空荡荡的钢结构主体。
“老办法。”
他指了指不远处,那台由他亲自设计的,立下过汗马功劳的“龙门吊”。
“光靠它一个,不够。王师长,你立刻组织人手,再给我造两个!一个负责主吊,两个负责侧方辅助和校正!”
“另外,让李团长的运输团,把所有卡车都开过来!“
”把车上的钢缆全都解下来,连在一起!“
”我要用十几台卡车当配重和牵引,把那几十吨的大家伙,给我一点一点地吊上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抗战:我手搓迫击炮,震惊李云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抗战:我手搓迫击炮,震惊李云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