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的时间倏忽而过。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关文如的两家“如意服饰”店,在喧闹的鞭炮声和围观人群的好奇目光中,正式开业了。
为了这开业,关文如十天前特意亲自南下一趟。
明面上,她雇佣了几个可靠的身手利落的退伍兵和几名急于找工作、脑子灵活的返城知青,组成了一支临时的采购队,大张旗鼓地去往广州等沿海城市淘货。
她跟着去了几天,亲自挑选款式,确定了第一批货品的种类和数量。
暗地里,她则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空间。
在南方那些琳琅满目、充斥着港台风味的批发市场里,她借着考察和单独行动的机会,
悄无声息地买了大量看中的、款式新颖别致的衬衫、连衣裙、喇叭裤、半身裙,以及一些颜色鲜亮、质地不错的丝巾、发夹等配饰,神不知鬼不觉地转移进了空间。
这样一来,她明面上运输回来的货物数量合理,不至于太过扎眼,而实际店里的货源却远比外界看到的要充足和丰富得多。
……
开业这天,两家店铺门口都摆上了庆贺的花篮,大红绸布覆盖的牌匾格外醒目。
关文如还使了个巧妙的宣传法子…
她提前让自家几家如意家常菜馆里所有年轻身材匀称的服务员,都换上了服装店里的新款衣服上岗。
于是,开业前几天,去餐馆吃饭的食客们就发现,那些端盘倒水、笑容甜美的服务员姑娘们或小伙子们,穿着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灰蓝工装,而是各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款式。
尤其是女孩子,她们穿的…有领口带着飘带的雪纺衬衫,有颜色素雅、剪裁合体的格子连衣裙,还有显得人格外精神挺拔的卡其布直筒裤…
餐馆里,每天都有相熟的老主顾忍不住问。
“哟,小李,你这身衣服真精神!在哪儿买的?”
服务员们便会笑着回答,“是我们老板新开的服装店里的款式,叫‘如意服饰’,就在西单那边,过两天开业,您有空可以去看看呀!”
这活体广告的效果立竿见影。
等到开业这天,不少被餐馆服务员种草的顾客,以及许多闻讯赶来、追求时髦的年轻男女,将两家店铺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开业大吉,所有商品九折优惠!凭‘如意家常菜’消费小票可再享折上折!”
店员们穿着统一整洁的服装,热情地招呼着客人。
店内,衣架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服装,色彩比百货大楼里的更加丰富,款式也更贴近时下年轻人悄悄向往的港台风。
许多女顾客一进来就被吸引住了,摸摸这件,试试那件,惊呼声和赞叹声不绝于耳。
“这衬衫的料子真软和!”
“哎呀,这喇叭裤的版型真好,显腿长!”
“这条连衣裙的颜色太正了!”
试衣间前排起了小队,收银台前更是忙碌不停。
关文如穿梭在两家店铺之间,查看着销售情况,脸上带着极其满意的笑容。
她聘请的那些返城知青做店员,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服务热情周到,介绍起商品来也头头是道。
贺言之虽然军务繁忙,但还是抽空露了一面,他穿着便装,高大挺拔的身影站在店外不远处。
看着店内人头攒动、生意红火的景象,眼中满是骄傲和支持。
三胞胎也好奇地跑来凑热闹,看着妈妈店里五颜六色的衣服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小脸上满是兴奋。
忙碌的一天结束,盘账的时候,两家店的流水数字相当可观,远远超出了关文如最初的预期。
她看着账本,知道自己的这一步棋,又走对了。
“衣食住行”,这排在第二位的“衣”,其背后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正随着时代的发展,缓缓向她敞开大门。
她的商业版图,在餐馆之外,又成功地拓展出了一块新的领域。
......
服装店开业半个多月,生意红火得超乎关文如的想象。
两家店的流水一天比一天高,那些从南方带来的新颖款式几乎是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
柜台里的钱匣子每天都塞得满满当当,算盘珠子拨得噼啪作响,进账的数字让关文如都感到有些惊讶。
她意识到,首都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人对“穿”的需求和消费能力,比她预估的还要旺盛。
货源消耗太快,库存眼见着就要见底。
关文如知道,自己必须再次启程去南方了。
虽然她心里早已盘算着要开办自己的服装厂,掌握源头,但眼下才是1980年,私人办厂的条条框框还很多,政策上也存在不少模糊地带,她需要再观望和等待一两年。
所以这两年,她只能辛苦些,频繁往来于南北之间,靠批发进货,先把“如意服饰”的品牌和分店网络搭建起来。
厂子的事,倒也不急在这一时。
想着这一去南方,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一来一回至少得十来天,关文如心里对家人充满了不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本家小姐随军孕三胎惊艳家属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资本家小姐随军孕三胎惊艳家属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