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静滞库,深层核心区。
艾拉在经历了最初的迷茫与震惊后,此时已经冷静下来。能被选中就足以说明其能力。她虚弱但坚定地接受了林风简洁的情况说明,目光扫过伊芙琳和周维清等人,眼中那份属于古老纪元守望者的坚毅,迅速与面对现实的冷静融为一体。
“我需要库内存储的通用营养液和适应性激素,尽快恢复体力。”她的声音虽然沙哑,却条理清晰,“另外,请将‘星辰’系统与第六静滞库主数据库的同步优先级提升。库内保存的‘第一次建设纪元’的生物学、生态学及部分材料学基础数据库,或许能对你们当前的‘净土’计划产生跨越式的推动。”
林风立即示意苏愈配合。专业的医疗团队通过远程指导,为艾拉进行了初步的身体检查和营养补充。与此同时,在伊芙琳的高效操作下,静滞库浩瀚如烟的数据流,开始更系统、更大量地传输回曙光基地的“星辰”核心。这其中蕴含的,是上一个文明鼎盛时期的科技基石。
一小时后,艾拉的体力稍有恢复,便坚持要亲自查看库内其他静滞舱的状况。在影叶的护卫下,她借助悬浮平台巡视了整个静滞大厅。
“生命维持系统运行稳定,但能源水平确实已接近临界点。”艾拉抚摸着其中一个静滞舱冰冷的表面,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伤感,“大规模唤醒……以目前的资源和外部环境,风险极高。他们还需要继续沉睡,直到……真正的黎明到来。”
她的决定冷静而务实,得到了林风的认同。当前曙光基地的承载力,确实无法接纳更多来自不同时代、需要大量资源维生的休眠者。
在确认库内情况稳定后,探索队决定返回。伊芙琳在艾拉的协助下,进一步完善了“第六静滞库”的自动化监控和最低能耗维持协议,确保其在无人值守下的长期安全。
回程的路途比来时多了几分沉重,也多了几分希望。装甲车内,艾拉靠坐在舷窗旁,凝视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对她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冰封世界,沉默不语。林风没有打扰她,知道她需要时间消化这跨越百年的剧变。
周维清和青岚则一刻不停地与基地的“星辰”进行着数据交互,初步浏览新获得的数据库,不时发出低声的惊叹。
“不可思议……他们对极端环境下作物基因修饰的理论,比我们现有的技术领先了整整一个时代!”
“看这个!高效低耗的生物质能转化系统设计图……这能彻底解决我们部分区域的能源瓶颈!”
车队顺利抵达基地。当艾拉走下装甲车,踏上曙光基地那充满生机、灯火通明的地下广场时,她仰头望着那高耸的穹顶和忙碌穿梭的人群,眼中终于闪烁起一丝真正的光芒。
“你们……真的在废墟上,点燃了火种。”她轻声对林风说。
简单的迎接仪式后,艾拉被送往医疗中心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适应性恢复。而林风则立刻召集了核心团队,在主控中心召开紧急会议。
全息沙盘上,如今不仅标注着曙光基地和周边态势,更增加了“第六静滞库”的坐标及其能量信号状态,以及远方那个持续发出神秘脉动的“远古结构”。
“情报汇总。”林风开门见山。
伊芙琳率先汇报:“与‘第六静滞库’数据库的深度同步已完成百分之四十。初步评估:其科技树与我们现有技术互补性极强,尤其在基础科学、生物工程和材料领域,能极大加速‘净土’计划的推进速度。但完全消化吸收需要时间。”
夜枭接着发言:“基地外围警戒网未再发现‘秃鹫帮’或‘黑蛇’势力的活动迹象。但根据行为模式分析,同盟的骚扰战术不会停止,下次可能会更隐蔽、更具针对性。”
罗根补充道:“突击队和防御工事已检修完毕,随时可以应对中等规模的冲突。但长期被动防御不是办法。”
这时,周维清和青岚带着初步的分析结果进入了会议室。
“指挥官,有一个重大发现。”周维清的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兴奋,“在‘第六静滞库’的数据库里,我们找到了关于那个‘远古结构’的零星记载!”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
“记载非常模糊,归类于‘超古代文明遗迹’范畴。资料提及,该结构疑似某个早已消亡的文明留下的地脉能量调和节点,其功能是稳定区域地质和能量场。但其运作原理和内部结构,即便在‘第一次建设纪元’也属于未解之谜。”青岚解释道。
“更重要的是,”周维清调出一组能量波形对比图,“根据记载的能量特征描述,与我们监测到的‘共振’信号高度吻合。可以确定,静滞库的解锁,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激活’或‘惊动’了那个结构。”
林风沉吟片刻。又一个“未知文明”?这个星球的历史,远比想象中更深邃。
“那么,‘观测者’提到的‘下一阶段表现’,是否与这个遗迹的激活有关?”林风提出关键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深渊巡游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深渊巡游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