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田那惊人的亩产数据,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福县上下激起了难以平息的波澜。
然而,盛长梧并未被这初步的成功冲昏头脑,也没有急于将这份政绩上奏汴京,邀功请赏。
他将张黎、王茂等核心属官召集起来,冷静地分析道:“此次丰收,虽证明肥料有效,但仅是一季之效,一块之田,福州气候炎热,水稻可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我等当沉住气,待今年第二季、乃至第三季水稻收割,若皆能保持如此增产态势,届时再将详实数据与成熟经验一并上奏官家,方显稳妥扎实,也更利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此时上报,为时尚早,若后续有变,反为不美。”
张黎等人如今对这位年幼的上司已是心悦诚服,听他分析得在情在理,深谋远虑,纷纷躬身称是:“大人思虑周详,下官等佩服!一切听从大人安排。”
他们已然明白,紧跟盛长梧的脚步,脚踏实地做出实实在在的政绩,远比急于表功更能获得长远的利益。
待福县境内大部分农户的稻谷都颗粒归仓后,县衙便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肥料与除虫剂的推广工作,有了之前成功推广急救知识的经验,这次盛长梧同样采取了高效且覆盖面广的“培训骨干,辐射全村”模式。
县衙提前下发文书至各个村落,要求每村推选出四名头脑灵活、做事稳妥、在村中有一定威望的村民,集中到县里进行统一培训。
培训地点就设在陈天宝家的稻田上,盛长梧亲自到场,由熟悉流程的吏员和工坊老师傅担任主讲,采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实物操作,详细讲解肥料的不同种类、施用方法、时机与用量,以及各种除虫剂的配制、稀释比例和喷洒要领。
他们甚至弄来了几盆遭受虫害的植株,现场演示除虫效果,力求让这些学生看得明白,学得透彻。
“诸位回去后,便是各自村中的农师,”盛长梧对前来学习的各村代表们勉励道,“务必将所学所知,毫无保留地教会村中每一户,若有疑难,可随时来县衙寻农事吏员解答。此事关乎今明两年全县收成,关乎各家各户粮仓是否充盈,万望诸位尽心竭力!”
这些被选出的村民,深感责任重大,学习得格外认真,他们带着详细的说明册子和满脑子的新知识返回各村,立刻便成了最受欢迎的人,被乡亲们团团围住,迫不及待地学习这能带来丰收的“秘法”。
至于肥料和除虫剂本身的发放,盛长梧则制定了清晰的管理流程,所有物资统一存放在县衙指定的官仓,各村根据户籍和田亩数量,由经过培训的骨干带领,按计划分批前来领取。
领取时需登记画押,明确数量,既保证了有序发放,也为后续的成本核算和效果追踪留下了依据。
粮食增产的大事初步步入正轨,心头一块大石落地,盛长梧终于能腾出手来,解决另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盐。
福州靠海,制盐本是天然优势,但如今的盐,无论是官盐还是私盐,大多色泽灰黄,杂质较多,口感苦涩,且生产效率低下。
盛长梧带着小满,亲自去了福县管辖下的官营盐场视察,盐场的官员和老师傅们听闻县令大人亲至,热情接待不敢怠慢,他们也都听说盛长梧的事迹,自然不敢怠慢。
官员引着他参观整个制盐流程:从引纳海水、开辟盐田利用日光和风力蒸发浓缩,到刮取盐土、淋卤、最终用柴薪煎熬得到粗盐。
盛长梧看得非常仔细,不时询问细节,比如卤水的浓度如何判断、煎熬的火候控制、产出的具体比例等等。
老师傅们一一解答,同时也忍不住抱怨:“大人,不是小的们不用心,这古法传下来就是这样,费时费力,出的盐就这个成色,里头总有些说不清的杂质,去不干净,味道自然也差些。”
盛长梧心中明了,这仍是相对原始的“刮土淋卤煎盐法”,效率低、成本高、品质不稳定,他脑海中那些关于现代制盐的知识,尤其是利用溶解度差异进行沉淀、过滤、重结晶以提纯的原理。
回到官邸书房,他连夜铺开纸张,开始绘制新的制盐工艺流程草图,他结合当下能实现的技术条件,设计了一套改进方案:核心在于 “多级沉淀过滤” 和 “控制结晶”。
第二日,他便带着精心绘制的图纸再次来到盐场,召集了盐场的官员和最有经验的几位老师傅。
“诸位,本官观昨日制盐之法,确有可改进之处。”盛长梧将图纸摊开,指着上面的步骤解释道,“本官有一法,或可制出洁白如雪、纯净无杂的雪花盐,且能提升出盐之量。”
众人闻言,皆露惊疑之色,洁白如雪的盐?那怕是只有皇宫里才有的贡品吧?还能提升产量?
盛长梧知道空口无凭,便指着图纸详细说明:“吾之法,关键在于净与控。首先,浓缩后的卤水,需引入多级沉降池,投以细沙、木炭等物进行层层过滤,尽可能去除泥沙及异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