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下旬
盛长梧带着县丞张黎、主簿王茂等一众县衙属官,来到了陈家湾,他们的目的地,是陈天宝家那块曾经贫瘠、如今却成为全县焦点的试验田。
还未走近,远远便望见了一片耀眼的金黄,那稻田仿佛被阳光浸透了的金色海洋,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每一株都颗粒饱满,稻芒在阳光下闪烁着细碎的金光,与周围其他田地里略显稀疏、穗粒不够充实的稻谷形成了鲜明对比。
试验田的田埂上、周围的空地上,早已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得到消息赶来的村民,男女老少,个个伸长了脖子,脸上写满了惊奇、羡慕与难以置信的震撼。嗡嗡的议论声如同夏日的蝉鸣,不绝于耳:
“老天爷!这真是天宝家那块地?我是不是眼花了?”
“这稻穗,沉得都快垂到地上了!我种了一辈子地,也没见过这么好的稻子!”
“是啊,这块地往年收成最差,怎么今年……这是得了神仙保佑不成?”
“你看那稻秆,多粗壮!叶子也多绿!”
县衙的众人,除了盛长梧,也都是一脸惊容,他们大多出身农家,对田地再熟悉不过,眼前这片稻田的丰收景象,远超他们的认知,即便是往年风调雨顺时最好的上等水田,也难有这般骇人的长势!
这时,一个身材壮实、穿着衙役服色的汉子挤上前来,他是陈家湾出身的陈天佑,如今在县衙当差。
他瞪大了眼睛,指着稻田,声音都变了调:“这……这真是天宝家的地?不可能啊!这块地我最清楚了,石头多,土又薄,往年能收个百来斤谷子就算老天开眼了!这……这看着起码能打三四百斤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天宝和他弟弟陈天赐站在田边,听着乡亲们的惊叹,小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感激,听到陈天佑的疑问,陈天宝大声回答道:“天佑哥!这多亏了县令大人!是大人给我们家用了新制的肥料,地才变得这么肥,稻子才能长得这么好!”
“肥料?就是县衙工坊里做出来的那些黑乎乎、味道怪怪的东西?”有人惊呼。
“我的娘诶!那东西真有这么神?”
众人的目光瞬间从稻田聚焦到了那位身着官袍、气度沉静的少年县令身上。
盛长梧迎着无数道灼热、期盼的目光,脸上露出了温和而笃定的笑容,他看向身旁依旧处于震撼中的张黎和王茂,问道:“张县丞,王主簿,你们觉得,这肥料效果如何?”
张黎猛地回过神,激动得胡子都在微微颤抖,他躬身道:“大人!这…这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神物啊!下官…下官从未见过如此丰收之象!若…若我福县所有田地都能有此等收成,赋税翻倍亦非难事,百姓何愁不富足啊!”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仓库充实、政绩斐然的景象。
王茂也连连点头,语气带着无比的钦佩:“大人真乃天纵奇才!此物若能推广,实乃福县万民之福!”
盛长梧微微颔首,随即转向黑压压的村民,朗声说道:“乡亲们!肥料的效果,你们今日都亲眼看见了!陈天宝家这块地,往日如何,你们比我更清楚,今日之丰收,便是最好的证明!”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洪亮,清晰地传遍田野:“本官在此宣布,待此次水稻收割、核实产量之后,县衙将开始向福县所有农户,发放肥料!”
人群瞬间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但盛长梧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不过,县衙制作肥料,亦需成本,人力物力,所耗不菲,故而,此次发放,并非完全无偿。”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公正而坦诚,“此次,算是县衙先借给诸位使用,待诸位秋收之后,有了收成,需用增产所得的部分粮食,或者折算成银钱,归还县衙,抵扣肥料的成本。
如此一来,县衙可持续制作肥料,惠及更多乡亲,形成良性循环,诸位以为如何?”
短暂的寂静后,是更加热烈的响应:
“应当的!应当的!”
“只要能种出这样的粮食,这点代价算什么!”
“县令大人仁政啊!这是给我们指了条明路啊!”
“我们愿意!我们愿意!”
看着群情激昂的百姓,盛长梧知道,他的农业改革,终于迈出了最具决定性的一步。
盛长梧让村民们各自回家准备收割,又转身对县衙的众属官笑道:“诸位,明日,我等便一同前来,帮着陈天宝家将这丰收的稻谷收割归仓,亲自称量,看看这肥料,究竟能让田地多生出几成粮食!大家今日回去,都换身利落的短打衣裳,明日一早,我们田埂上见!”
“是!大人!”县衙众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与激动,他们不再是置身事外的官吏,而是即将参与并见证一场农业奇迹的实践者。
尤其是张黎、王茂、赵刚等人,他们比普通衙役想得更远,如此显着的政绩,一旦上报,必是震动朝野的大功!
这不仅是福县百姓的福祉,更是他们这些辅官难得的、沾光升迁的绝佳机会!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红光,干劲十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