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虎留下几个岗哨,便让附近村子的队员都回家过年了。镇办公所里顿时冷清不少,唯有街上偶尔炸响几声鞭炮——那是乡绅家买来给孩子玩的。
吕海东家在河北,回不去,只能留在镇上。做饭的老李是高家镇本地人,早趁空把饷钱送回了家。这会儿,他正和铁蛋子一起揉着白面,饺子馅早已备好。
铁蛋子的父亲给人当长工,过年也没能回来,小家伙脸上难免带着几分落寞。老李见状,柔声劝道:“孩子,你不是已经去看过你爹,还把自己攒的钱给他了吗?这还有啥好担心的?知道人平安就够啦!你再瞧瞧,咱今儿还能吃上白菜猪肉馅的饺子,搁往年,你敢想这日子?”
铁蛋子听了,轻轻点了点头,小声说:“李大叔,我就是……想我娘了。”
老李叹了口气,眼里带着些暖意:“好孩子,有孝心。年前还想着去你娘坟上烧纸,不容易啊。不过你现在也算有福气了,跟着咱大队长,你看今儿,人家都按一级警员的份例给你发钱,比我这老头子都多呢!”
一提这个,铁蛋子立马笑了,带着几分自豪:“那可不!我和拴柱子,可是最早跟着大队长的。明年他就答应让我穿警服执勤了!”
“那可太好了!”老李笑得更欢,“明年你就十五了,再过一年半载,叔帮你琢磨琢磨,给你寻门亲事!”
这话一出口,铁蛋子的脸“腾”地红透了,手都忘了揉面,扭捏着摆手:“李大叔,我岁数还小呢,等我满十八再说吧!”
老李忍不住哈哈大笑:“好!好!就等你十八!”
包饺子的功夫,张贵、吕海东、牛虎,还有镇公所站岗的两个战士也凑了过来,一起动手包。等饺子包完,桌上还特地摆了几碟凉菜。
牛虎端起酒杯,声音爽朗:“来,今儿过年,大伙能聚在一块儿也是缘分,都浅酌一杯,祝咱们来年事事顺遂!”几人纷纷端杯,“滋喽”一声便干了。牛虎没多劝酒,自己也只喝了几杯,又吃了一盘饺子,便起身道:“你们慢慢吃,我去镇子口把值守的弟兄换回来。”
张贵一听,赶紧几口扒完盆里的饺子,跟着站起来:“我跟你一块儿去!”另外两个战士也连忙说道:“大队长放心,我们吃完马上就去镇子东口,替下那边的兄弟!”
牛虎点了点头,和张贵一同往镇西口去。到了地方,值守的张金龙见他们来得这么早,有些诧异:“大队长,怎么这就来了?”
牛虎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张金龙,你带着这位兄弟赶紧回去吃饺子,我们都吃过了。”
张金龙眼睛一亮,连忙应道:“哎,好嘞!我们吃完就立马回来换您!”说着便和身边的队员小跑着往回赶。
看着两人的背影,牛虎轻声感慨:“张金龙现在也成熟多了,今儿还主动要求留下站岗,确实不错。”
张贵在一旁笑着附和:“那可不!他是光棍,回村里也没个牵挂;他表弟杨奎虽说也是光棍,但家里还有爹娘在,所以得回去。对了,我听说现在已经有人给杨奎提亲了呢。”
“那不是挺好嘛!”牛虎笑着应道,话锋一转,打趣道,“对了,我怎么听说,也有人给你说亲了?”
张贵脸上顿时露出一丝腼腆的笑意,挠了挠头:“是杂货铺的李掌柜提的头,不过对方是个寡妇,还带着个四岁的小姑娘,我还在琢磨呢。”
牛虎沉吟了片刻,说道:“哦,原来是她啊。我倒听过,人品是不错的。这事你自己拿主意,我不方便多插嘴,你觉得合适就行。”
牛虎点燃一支纸烟,烟丝燃着的火星在夜色里明灭。他没说话,目光却越过黑沉沉的镇子,望向了热河老家的方向——爹娘此刻在做什么?师傅孙德禄身子还硬朗吗?过年了,他们能不能吃上一顿热乎饺子?
张贵在旁瞧着他出神,也猜透了他的心思,没上前打扰,只默默点亮手电,光柱扫过镇外的黑夜仔细留意着动静。
而此刻的牛家峪,孙德禄正和牛德贵、牛王氏,还有二柱子围坐在桌前,桌上摆着的也是饺子——只不过是杂和面做的皮。这点面和二斤猪肉,还是藤刚托人捎来的,孙四狗这次倒没敢克扣,毕竟藤刚近来常下乡,他怕这事败露,少不了要挨顿耳刮子。
牛德贵咬了口饺子,嚼着嚼着就叹了口气:“唉,也不知道几个孩子能不能吃上饺子……”
“放心吧。”孙德禄放下筷子,声音虽低却笃定,“那几个孩子都机灵准没事。”
牛王氏没接话,正小心地给小孙女喂着饺子,眼眶却悄悄红了。她轻声念叨着,像是跟家人说,又像是自言自语:“也不知道咱大儿子忠儿、二儿子全儿,还有秀莲……对了,还有我那没见过面的大孙子,他们现在都怎么样了啊?”
天擦黑时,牛全儿才回到家。一进门,就见媳妇秀莲和小月围着灶台忙活着——杂和面在盆里醒着,切好的白菜馅也拌好了。他放下手里的小布袋,笑着开口:“这是傅三爷给的五斤白面,如今这东西金贵得很,你们和的是杂和面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乱世牛家三兄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乱世牛家三兄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