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朝廷派来的官员正式接手倭国治理工作,将倭国全域划分为两个行省,分别命名为九州省与东瀛省——九州省以原倭国九州岛及周边区域为核心,东瀛省则管辖本州岛及北海道等北部区域。
官员们迅速搭建行政体系,推行大宋的律法与赋税制度,陈阳则按部就班地将军中管控的城池、矿产、俘虏等事务,逐一交接给地方官员。对他而言,领兵作战远比对这些行政琐事得心应手,交接工作推进得越快,他越能早些从繁杂的治理事务中脱身。
一个月后,高丽国王王徽如约送来2600名秀女,陈阳派人接收后,亲自查验了一番,见秀女们容貌、仪态均属上佳,显然王徽是用了心的,对此颇为满意。
随后,陈阳召集军中尚未成家的将领,让他们自行挑选秀女为妻,一番挑选下来,共选走600名。剩下的2000名秀女,陈阳决定派人送回大宋,分给朝中尚未婚配的将士们。
临行前,他特意叮嘱押送的将领:“这些姑娘都是兄弟们未来的媳妇,路上务必悉心照料,吃穿用度都要跟上。若是出了半点差错,我唯你们是问!”将领们连忙笑嘻嘻地应下:“大帅放心!我们保证把人平平安安送回去,绝不出一丝纰漏!”
陈阳在倭国又待了半个多月,实在按捺不住回大宋的心思,便将军中所有将领(包括顾廷烨)召集到主营帐,开门见山说道:“本帅要返回大宋了,你们谁愿意留下驻守,谁想跟着回去,都说说吧。”
帐内将领立刻议论起来,顾廷烨率先站出来,主动请命:“大帅,我能不能留下?”
陈阳打趣道:“你留下,是想让你父亲顾侯去我府里闹吗?”
顾廷烨有些不好意思,却仍坚持:“大帅,我是真觉得该留下——这里立功机会多,回大宋后反而没什么建功立业的地方了。南方的少数民族,经您和官家的政策调和,都在慢慢融合,不会再有战事,哪还有立功的机会啊?”
陈阳无奈笑骂:“你小子!行吧,你写封书信给顾侯,我带回大宋帮你和他商量。”顾廷烨一听,顿时喜上眉梢。
随后其他将领也纷纷表示想留下,陈阳见状说道:“既然都想留,那就抽签,公平起见——只留5人,剩下十几人必须跟我走,而且要分批走,每次回去都得押送一批男女俘虏。”
众人无异议,陈阳便将返程将领分成五批,依次定好批次。最后他决定亲自带领第一批,押送3万名男女俘虏,先行返回大宋。
经过十天的海上航行,陈阳率领的船队安全抵达大宋码头。他将俘虏交接、物资清点等事宜全部交给下属官员处理,自己只带了几十个护卫,骑上快马直奔京城。
回到京城后,陈阳先回府洗漱更衣,稍作休整,便立刻前往皇宫垂拱殿,向官家汇报此次出征倭国、敲打高丽的全过程。
官家听完汇报,颇为欣慰地说:“爱卿此次辛苦,不仅平定倭国、稳固朝贡,还为大宋拓土安民,功不可没。你先回去好好休息,朝廷的赏赐与封赏,后续会专人安排。”
陈阳谢过官家后,便告辞离宫,返回自己的镇国公府,终于能卸下重任,暂享片刻清闲。
陈阳回到府中清闲了三天,刚歇下疲惫,府里便传来喜讯——小妾小蝶顺利生产,给他诞下了一个儿子。
看着襁褓中啼哭的婴儿,陈阳心情大好,当场为孩子取名为陈景耀,盼着他未来能光耀门楣,不负家族荣光。
陈阳府中添子的喜讯传开后,京中文武官员、勋贵世家纷纷上门拜访。表面是为贺喜,实则是借着喜事感谢陈阳——毕竟他们在倭国的矿产利益、男女俘虏分配等事上,都靠着陈阳的安排赚得盆满钵满,这次正好借贺喜表谢意。陈阳一一客气接待,应对得从容得体。
期间,他特意找机会见到了顾侯爷顾开宴,提起顾廷烨想留驻倭国的事,由衷赞叹:“你家这小子是个人物,在战场上敢打敢拼,眼光也长远,未来不可限量。”说着便将顾廷烨写的书信递了过去。
顾开宴本还因儿子擅自留外有些不满,可听镇国公这般看重,又看完信中顾廷烨的志向,顿时消了气,反倒满脸高兴,连说:“有国公提携,是他的福气,留那历练也好!”彻底不再追究此事。
两天后,陈阳再次被官家召进宫中,在垂拱殿内,官家率先说起了俘虏与新政的进展:“如今男俘已分派至各地,水利、官道等工程都动了起来,进度比往日快了不少;那些女俘的处置,也让国库多了一笔进账,倒是解了不少燃眉之急。”
他话锋一转,语气多了几分愁绪:“只是倭国那两省新地,朝中的文臣、武将还有勋贵们,都盯着想分好处,吵得不可开交,朕实在头疼。”
陈阳听后,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只旁敲侧击地提点:“官家若想让这两省安稳长久,或许得借些外力。那些世家勋贵本就有资源、有门路,若让他们在新地得些实惠,自然会用心去经营;若是单靠朝廷移民,不仅要耗大量财力物力,见效还慢,反倒容易出乱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