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1933年,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已然兵进华北,直逼天津、北平。陈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始终束手无策——没有南京国府的正式命令,他和张作霖根本不能私自率军入关,一旦贸然行动,“军阀”的帽子就再也摘不掉,毕竟师出无名。
不过,张作霖还是率先行动,调派部队在山海关一线全面布防,牢牢守住东北通往华北的门户;陈阳则将麾下第三军的两个师调往喜峰口及长城沿线,同样严加部署——他定下规矩,只要华北局势危急,这两支部队无需等待命令,可立即入关支援。
与此同时,第三军剩余的第三师、第四师也进入一级戒备状态,全员做好战斗准备,只待南京国府的正式命令,便能即刻开拔入关,驰援天津、北平。
陈阳当即下令,麾下第一、第二两支海军舰队全员出动,第三舰队则留守海参崴负责防御;同时,张作霖的一支海军舰队也协同行动,共同驶入渤海,对山东、天津两地形成战略威慑,与陆上布防形成呼应。
随后,陈阳与张作霖各派外交人员前往日方大本营谈判,谈判态度极为强硬,核心诉求只有一个:绝不允许日军进驻北平。我方代表明确表态,北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一旦日军踏入北平,就等同于向陈、张掌控的五省宣战,届时双方将全面开战。
谈判足足持续了三个月,日方见陈阳、张作霖两方在山海关至长城沿线重兵布防,部队时刻做好入关准备,知道硬撼讨不到好处,最终打消了威逼北平的念头,取消了相关计划,转而将侵略目标南移。
局势稍缓后,陈阳立刻派人紧急前往中原地带,全力劝说当地百姓移民关外——他清楚,日军南下必然会给中原带来战火,早点让百姓转移到自己掌控的三省,才能让更多人躲过战乱。
时间很快来到1934年,国内局势依旧动荡。G党领导的队伍在经历了一系列艰难战斗与战略调整后,最终踏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之路——他们冲破层层封锁,跨越雪山、草地等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一路向西北方向转移,途中既要应对追兵,又要克服粮食短缺、物资匮乏的困境,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陈阳通过情报部门始终密切关注着这支队伍的动向,虽未公开介入,却暗中对下属下令:若发现G党队伍的零散人员误入三省境内,不得主动阻拦,若对方有紧急需求,可在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下提供少量粮食与药品援助。在他看来,眼下抵御外侮才是首要目标,同胞之间不该再相互消耗。
没多久,于凤至找到陈阳,满脸恳切地托付一事。陈阳无奈,只能叫来情报处处长沈墨,下令道:“把咱们之前在各地提前布置好的粮食、武器弹药,全都捐给G党。”
沈墨虽满心不解,但大帅有令,他不敢迟疑,当即领命去办。见事情落定,于凤至这才露出笑容。陈阳却连忙叮嘱:“行了,我的好夫人,别的事你就别跟我说了,我什么都不知道。这次我已经尽力,要是后续还缺物资,你要么自己安排人送,要么让他们来接,千万不能让咱们的人出面——国府正愁抓不到我的把柄对付我呢,可不能给他们留空子。”
这时,三岁多的女儿陈佳欣迈着小步子跑过来,奶声奶气地喊着“爸爸妈妈,抱抱”。陈阳眼疾手快,一把就将女儿抄进怀里,于凤至伸到半空的手僵了一下,被抢了先,顿时有些尴尬,忍不住瞪了陈阳好几眼。
被抱在怀里的陈佳欣却咯咯笑了起来,于凤至无奈地戳了戳她的额头:“你个小没良心的,有了爹就忘了娘!”陈佳欣立刻装出一副“很受伤”的模样,往陈阳怀里缩了缩,还抬着小脸求安慰。陈阳见状,笑着拍了拍女儿的背,抱着她就往厨房走:“走,爹给咱们宝贝做好吃的去!”
陈阳正在厨房里忙着切菜,就见门口一个小脑袋探来探去——是快7岁的儿子陈景行。他头也不抬,直接喊道:“你小子别躲了,给我出来,我早看见你了!”
陈景行没办法,只能磨磨蹭蹭地走出来,还连忙摆手:“爹,我没犯错误!”
“没犯错误正好,”陈阳把手里的菜铲递过去,“你爹我正缺个‘劳役’,过来接手我的活。”说着就开始指挥:“先把这个土豆皮削了,动作快点。”
陈景行一脸“认命”的模样,老老实实地拿起土豆削皮,旁边的陈小公主陈佳欣则拍着小手喊:“哥哥加油!哥哥加油!”,小模样格外兴奋。
喜欢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