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洛杉矶阳光正好,陈阳的办公室里摊着几份剧本,墨迹还带着新鲜的温度。
他先约了斯皮尔伯格,递过《拯救大兵瑞恩》的剧本:“诺曼底登陆的故事,我想让它更有重量。”斯皮尔伯格翻到战场细节处,指尖在纸页上顿了顿,抬头时眼里已有了共鸣:“这个题材需要我们一起啃下来。”两人握了手,合作就这么定了。
转身他去找詹姆斯·卡梅隆,带着《泰坦尼克号》的剧本敲开了门。“还记得我们聊过的冰山与爱情吗?”陈阳把剧本推过去。卡梅隆彻夜读完,第二天直接闯进陈阳办公室,指着某页沉船的描写:“这里的镜头语言,我们得一起拍才够劲。”最终两人拍板,共任导演,要让那艘船在银幕上重活一次。
华纳的会议室里,陈阳摊开《莎翁情史》《美国丽人》《花木兰》的剧本。“前两个交给你们操盘,”他指了指《花木兰》,“这个我自己来,要拍出东方的筋骨。”华纳高层看着《花木兰》里替父从军的故事,又翻了翻《莎翁情史》的浪漫笔触,当即拍板:“资源随你调。”
最后,他让法务把《苹果酒屋的规则》和《天才瑞普利》的版权文件送过来,往华纳桌前一放:“这两个的改编权都在我手里,合作方式照老规矩来。”对方看了眼文件上的日期,笑着举杯:“陈总总是比我们快一步。”
四月末的雨里,陈阳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助理把签好的合同分类归档。手机里弹出明菜发来的女儿照片,小家伙正攥着他的金像奖玩。他笑了笑,转身拿起《花木兰》的剧本,扉页上刚写下一行字:“要让世界看见东方的光。”
4月底,华纳兄弟的会议室里,《泰坦尼克号》的前期筹备计划已经排得满满当当——从1:1船体模型的选址搭建,到深海拍摄设备的定制调试,负责后勤的团队抱着厚厚的文件夹连轴转。陈阳拍了拍卡梅隆的肩膀:“等这些基础搭稳了,咱们再带着镜头进组。”卡梅隆盯着设计图点头,眼里满是对那艘巨轮的执念。
另一边,国内的消息早已通过越洋电话传回来:基石团队提前一个月就在内蒙古草原和河北影视城扎了营,花木兰的盔甲样式、军营布景甚至战马的调教都已初备雏形。
5月1日清晨,洛杉矶的机场还沾着露水,陈阳抱着刚满月的女儿陈念华,在安检口跟明菜挥手告别。“等我拍完就回来。”他轻声说。明菜笑着点头,怀里的小家伙似乎听懂了,小手抓了抓他的衣袖。
十几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北京。五月的风带着暖意,接机的团队举着“花木兰剧组”的牌子在出口等他。坐进车里,制片人递过来一份最终版分镜:“陈导,演员都定得差不多了,就等您回来开机。”陈阳翻着图纸,指尖划过“替父从军”的场景,忽然抬头望向窗外——长安街的车流正滚滚向前,像极了故事里那股挡不住的锐气。
车子驶向片场的路上,他让助理找来了国际长途电话亭,拨通了洛杉矶的号码,听筒里传来明菜轻柔的声音,他笑着说:“已落地,准备开机。”
片场的风裹着草香,陈阳刚踏进门,韩三平就迎了上来,握着他的手用力晃了晃:“可算把你盼来了。”两人站在布景板旁寒暄几句,韩三平趁人转身的空档,压低声音道:“老弟,这监制的位置,我得谢你。华纳那边本来说要自己人,你硬加了我一个,这份情我记下了。”
陈阳拍了拍他胳膊:“咱们合作多少次了,私谊在这儿,这是该做的。过几年我重心转国内,到时候有的是合作机会,跑不了你的。”
韩三平眼睛一亮,拍着胸脯:“这话我可记下了!到时候国内的盘子,你得优先想着我。”
正说着,演员们陆续围了过来。巩俐穿着素色便服,笑着朝他点头:“陈导,好久不见。”李雪健手里攥着剧本,远远就招手:“小陈,就等你了。”
陈阳一眼看见人群里的张国荣,对方穿着军绿色戏服外套,正低头跟助理说着什么。“阿荣。”他喊了一声。
张国荣猛地抬头,眼里瞬间亮了,几步走过来拍了拍他肩膀:“陈导,又要并肩作战了。”他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口袋,那动作像极了当年在戛纳领奖时,攥着那座影帝奖杯的样子——那是陈阳执导的《霸王别姬》,让他成了戛纳史上第一个华人影帝。
“这次的角色,比程蝶衣野多了。”陈阳笑说。
“野才好,”张国荣挑眉,“我倒要看看,跟陈导再合作,能挖出多少新东西。”
跟葛优、计春华、潘虹等人一一问好,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待。等最后看向金铭时,小姑娘有点怯,却还是脆生生喊了句“陈导好”,陈阳朝她比了个鼓励的手势。
日头爬到正中,场记板“啪”地一声合上。陈阳站在监视器后,看着镜头里金铭饰演的少年花木兰,正踮脚给花父磨剑,眼里的倔强混着孩子气,忽然喊了声:“开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