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岛的银山、铜矿、铁矿、金矿等矿藏,因陈阳提供的大量火药派上用场,大明这边用火药炸山开矿,开采速度大大加快。
黄金、白银、铜、铁等源源不断地装船,运往大明。
朝中官员见这些贵金属和矿产流水般涌入,一个个眼都红了,简直像着了魔。
如今就算朱厚照想停下殖民的步子,这些官员也绝不会答应——这么多好处摆在眼前,谁肯轻易放手?
天津、登莱、南京、福州、广州等地的造船厂,半年来日夜不息,船坞里新船接连下水,桅杆如林;海军将士也经过半年严酷训练,操船、演炮愈发娴熟,舰队已具规模。
朱厚照在朝会上拍板,一月之后,正式对东南亚诸国吹响号角——新一轮殖民战役,就此拉开序幕。
旨意一下,沿海港口更显忙碌,粮草、军械源源不断装上舰船,将士们摩拳擦掌,只待出发的号令。那些曾从倭岛获利的官员们更是翘首以盼,恨不得立刻将东南亚的土地与矿藏,尽数纳入大明版图。
正德十六年十二月,沿海港口,两支舰队集结。近百艘战船相接,桅杆林立,“明”字旗号迎风作响。
将士登船待命,甲胄泛光;粮船、军械船紧随,舱内堆满火药、箭矢与干粮。
号角声起,舰队拔锚。旗舰先行,战船随后,浪涛拍船声混着鼓点。
朱厚照在京城城楼,捏着东南亚地图。
甲板上,主帅展令旗:“先取吕宋,再沿安南海岸南下。旗帜所至,即大明疆土。”
副将传令。舰队劈开浪涛,朝南海驶去,航迹连起大明与远方。
正德十七年三月,沿海港口,第三支舰队起航,驶向东南亚。
同年六月,第四支舰队继之,目标同往东南亚。
两支舰队前后衔接,帆影相接于海面,朝着既定方向稳步推进。
随后,东南亚的战报接连送抵京城:大明舰队不仅击溃了当地反抗势力,连早已在东南亚盘踞的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也被一并驱逐,沿海据点尽被拔除。
各国疆域渐入掌控,朱厚照见状,当即下令:探矿与挖矿队伍即刻出发,奔赴东南亚各地。
一时间,无数携带着工具的队伍登船南下,他们将循着舰队开辟的路径,深入山林河谷,探寻金银铜铁、宝石、玉石、粮食等等,让那些深埋地下和地上的宝藏,尽快化作大明国库中的实利。
正德十八年七月,天津港口海风猎猎。一支舰队整装待发,舰身崭新,帆布上的“明”字旗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将士们佩着最新式的击发枪——比燧发枪更便捷,扣动扳机即可击发,射程与精度皆胜一筹。甲板上,新式后装火炮黝黑发亮,炮口直指远方,透着慑人的威力。
朱厚照亲临港口送行,站在码头望着队列齐整的舰队,朗声道:“此行远涉重洋,按图探访澳洲、美洲。旗之所至,当扬大明声威,遇未知之地便勘记,遇异邦便通商,若有不驯者,便用手中枪炮说话!”
将士们齐声应诺,声震海面。
随着一声号角,舰队拔锚起航,循着地图上标注的航线,破开海浪,朝着茫茫大洋深处驶去。船尾的航迹在蓝海中延伸,载着探索未知的使命,也载着朱厚照对更广阔疆域的期许。
同年八月,北方草原秋意渐浓。昔日扰边的蒙古势力已彻底消散,这片广袤的土地尽数纳入大明版图。
朝廷即刻启动移民计划,一批批百姓携家带口北上,官府沿途设驿站、分田亩,引导他们在水草丰美的地方定居。同时,军队分批次进驻,在战略要地修筑营垒,一座座城池拔地而起,夯土声、工匠的吆喝声在草原上此起彼伏。
驿站连通了南北,城墙上插着的大明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昔日的牧地渐渐有了炊烟与市集的模样——这片曾被战火笼罩的土地,正以另一种方式,融入大明的脉络。
九月,朝廷的政令快马传至东南亚。那些被纳入版图的诸国,尽数改为大明行省,府、县层级随之设立。
一批批携着印信的官员陆续南下,他们带着户籍册、田亩图,先在各城设立衙署,清查人口、丈量土地,为后续治理铺好根基。同时,驿站、道路的修建紧锣密鼓展开,粮仓、工坊的选址也提上日程——这一切,都是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移民做准备。
城墙上的异国旗帜早已换下,取而代之的“明”字旗在热风里舒展,衙署前的大鼓第一次敲响时,围观的当地人虽面带拘谨,却已隐隐明白,这片土地的规矩,从此要换个模样了。
正德二十年五月,一批特殊的船队从天津港起航。船上载着大明的诸位藩王,以及他们的家眷、仆从、卫军。
朱厚照已下旨,将美洲的大片土地分封给这些藩王。旨意里写得明白:“尔等远赴美洲,拓土开疆,建藩立国,需奉大明为宗,永守臣节。”
港口送别时,朱厚照立于岸边,看着船队渐远,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这些藩王离京,既解了朝中潜在的纷争,又能让他们去美洲为大明开疆,于国于己,都是条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