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低收入群体的绝望,他们依然无家可归!
英雄钢笔的笔尖,悬停在孙国富那份印刷精美的报告上,距离那片专为领导批示预留的空白区域,不过一指之遥。
笔身传来温润的触感,那股与他心意相通的力量正在缓缓苏醒,仿佛一头即将出笼的猛兽,嗅到了猎物的气息。苏正胸中的怒火,已经为这支笔积蓄了足够的墨水。
然而,就在笔尖即将落下的瞬间,他停住了。
他的目光从报告上移开,望向窗外。县委大院里草木葱茏,宁静而有序。但这片宁静之外,是另一个世界。他的脑海里,不受控制地浮现出昨天在“惠民居”看到的那一幕——那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孤独地蹲在墙角,费力地拔着野草,仿佛在守护一片早已死去的希望。
老人那句“万一哪天,老天爷开眼了呢”,像一根细长的针,再次扎进他的心里。
不,还不够。
苏正缓缓地将笔收回,盖上笔帽,郑重地放回上衣口袋。
只惩罚一个孙国富,太便宜他们了。他要看的,不仅仅是报告上的数字和冰冷的结论。他要去亲眼看看,那些被这个名为“惠民居”的巨大谎言,压得喘不过气的人们,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
他需要让那股盘踞在“鬼城”上空的怨气,变得更具体,更滚烫。
没有通知秘书,苏正独自一人,再次开着那辆不起眼的大众车,驶出了县委大院。这一次,他的目的地不是“惠民居”,而是城东那片被称为“下河圈”的区域。
这里是清源县最古老的棚户区之一,是城市光鲜外表下的一块疮疤。狭窄的巷道,私搭乱建的电线如蛛网般垂落,空气里混杂着下水道的腥臭、煤炉的烟火气和廉价饭菜的味道。这里是全县房租最低的地方,也自然成了那些等待“惠民居”的家庭,最后的栖身之所。
苏正把车停在很远的地方,换上了一件普通的夹克,走进了迷宫般的巷道。他没有动用任何官方身份,只是像一个寻亲的远房亲戚,逢人便打听,有没有认识申请了“惠民居”保障房的人家。
这里的居民似乎对“惠民居”三个字格外敏感。一个正在水龙头下洗菜的大妈抬起头,用带着泡沫的手朝巷子深处一指:“往里走,那栋快塌了的二层小楼,一楼西边那家,姓赵的,就是。唉,可怜见的。”
苏正道了谢,顺着指引找到了那栋小楼。楼体墙皮大面积脱落,露出里面斑驳的红砖,二楼的窗户甚至用塑料布糊着。他敲了敲西边那扇油漆剥落的木门。
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一个面色蜡黄、眼神疲惫的中年女人探出头,警惕地看着他。
“你找谁?”
“请问是赵大哥家吗?我听人说,你们申请了‘惠民居’的房子?”苏正的语气放得很低,很柔和。
女人的眼神黯淡下去,警惕变成了麻木。她打开门,侧了侧身子,算是让他进去了。
一股浓重的草药味和挥之不去的霉味扑面而来。不足十五平米的单间,被一道布帘隔开。外面是所谓的“客厅”,一张小桌,两把椅子,墙角堆满了捡来的纸箱和塑料瓶。布帘后面,传来一阵阵压抑的、撕心裂肺的咳嗽声。
“他爹,又犯病了。”女人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无力感,“老毛病,肺上的。医生说要静养,不能住潮湿的地方。我们本来想着,搬进‘惠民居’就好了,新房子,亮堂,干燥。为了凑够那点首付,把他攒着救命的钱都拿出来了。”
她指了指墙角那些废品:“现在只能靠我捡点破烂,给他买药。房子?呵呵,不指望了。”
帘子后的咳嗽声越来越剧烈,像是要把肺都咳出来。女人赶紧走过去,轻轻拍着丈夫的背。苏正站在原地,感觉那每一声咳嗽,都像锤子一样,砸在他的心口上。
他没有久留,默默地退了出来。
他走上吱吱作响的木楼梯,来到二楼。东边那户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一个稚嫩的童声。
“妈妈,你看我画的房子,好不好看?有大大的窗户,还有滑滑梯!”
苏正从门缝看进去。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女孩,正趴在地上,用一支快秃了的蜡笔,在一张废旧纸箱板上涂抹。她的旁边,一个年轻的女人正在缝补着一件满是破洞的工服。
女人听到门口的动静,抬起头。她的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
“你是?”
“我……路过。”苏正不知道该如何介绍自己。
女人似乎看出了他不是这里的人,只是苦笑了一下,低下头继续手里的活计。
“又是一个来看笑话的吧。”她自言自语般地说,“没关系,我们习惯了。”
小女孩举起她的画,献宝似的跑到女人面前:“妈妈,这是我们的新家!我把我的房间画成了粉红色!”
女人的手一抖,针扎进了指尖,一滴血珠渗了出来。她把手攥进拳头,抬起头,强挤出一个笑容:“好看,妞妞画得真好看。等我们搬了新家,就把它刷成粉红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