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苏正的决心,要让假脱贫露出真面目!
县委大院的走廊很长,夕阳的余晖从西边的窗户斜斜地照进来,在地板上拉出一条条长短不一的光带。苏正走在光影交错之间,皮鞋踩在水磨石地面上,发出单调而清晰的回响。
他没有回自己的宿舍,而是直接回了办公室。
推开门,一股熟悉的、混合着旧文件和墨水的气味扑面而来。他反手将门锁上,“咔哒”一声轻响,隔绝了外面的一切。他没有开灯,任由办公室沉浸在黄昏的半明半暗之中。
他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那张用了多年的椅子发出一声轻微的呻吟。他一动不动,像一尊雕塑。
脑海里,赵德亮那张油滑的脸和下河村那间土坯房里的昏黄灯火,在反复交替。
“苏主任,我们也是没办法啊……”
“……上级领导催得紧,指标压得死……”
“……把报表做得漂亮,让领导满意了,才能争取到更多的资源,这才是真正对老百姓负责……”
赵德亮的每一句辩解,每一个委屈的表情,都像是在苏正的心里,用钝刀子来回地割。
没办法?
苏正的眼前,浮现出那个瘦弱女人在镜头前被迫挤出的、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顾全大局?
他的耳边,回响起那间破屋里,男人费力的喘息和女人压抑的啜泣。
负责?
他的鼻腔里,似乎还萦绕着那间土坯房中,中药、霉味和贫穷混合在一起的,令人窒息的气味。
苏正慢慢地俯下身,将脸埋进了手掌。手心很凉,贴在脸上,却无法冷却那股从胸腔深处烧起来的火。
他不是没见过官场的推诿和虚伪,但这一次,他感觉有些不一样。以前,他看到的只是纸上的荒唐,是会议室里的空话。而这三天,他亲手触摸到了那些谎言背后的血肉。
他摸过那堵冰冷的、只有一面的“新墙”,墙皮的白灰蹭了他一手。
他踩过那条通往绝望的泥泞小路,鞋底沾满了烂泥。
他看到那个四五岁的小女孩,看着一包饼干时,眼睛里瞬间迸发又瞬间熄灭的光。
这些画面,这些声音,这些气味,像一根根针,扎进了他的脑子里。
赵德亮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他只是一个缩影,一个庞大而怪异的生态系统里,一个熟练的表演者。在这个系统里,数字比人命重要,报告比现实重要,领导的脸面比百姓的饭碗重要。
想靠一份调查报告就把赵德亮扳倒?
苏正抬起头,自嘲地扯了扯嘴角。
他几乎能预见到后续的发展。他把报告交上去,周书记或许会震怒,会批示严查。然后呢?赵德亮会动用他所有的关系网,他的“靠山”会出面斡旋。一个调查组会成立,然后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去“核实情况”。
他们会去下河村,但去之前,会有人提前给村干部打好招呼。他们会看到一个被打扫干净的村庄,会看到被“培训”过的村民,说着千篇一律的感谢话。至于那堵墙?或许会被解释为“美化工程的半成品”。至于那个住在土坯房里的女人?她可能会拿到一笔封口费,然后被警告不许乱说话。
最后,调查结果会是:扶贫工作存在一些“瑕疵”和“急于求成”的问题,但总体方向是好的,成果是显着的。赵德亮最多挨个不痛不痒的处分,过段时间换个地方继续当他的主任。而那些真正活在贫困中的人,什么都不会改变。
这个怪圈,用常规的手段,根本打不破。
因为制定规则的人,本身就是怪圈的一部分。
苏正的目光,落在了办公桌上。桌上放着两份东西。一份,是扶贫办送来的,那份印刷精美,用词华丽的《关于全县扶贫工作成果验收及表彰的初步报告》。另一份,是他从背包里拿出来的,那叠粗糙的、带着泥土印记的调查笔记和照片。
一份是描绘天堂的画卷,一份是记录地狱的底片。
他伸出手,手指轻轻拂过那份官方报告的封面。纸张光滑,铜版印刷的彩色标题在昏暗的光线下,依然反射着某种虚伪的光泽。
他想起了周书记对他的信任,想起了自己“县委常委考察对象”的身份。他完全可以按照最稳妥、最“正确”的流程来处理这件事。那样,他不会犯错,他的政治前途一片光明。
可那样一来,他和那些他所鄙夷的人,又有什么区别?
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de,是一种刺骨的寒冷和一种坚硬的决心。
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讲道理是没用的,因为对方根本不和你讲道理,他们只讲利益和规则。那么,就用他们听得懂的方式来对话。
要让假脱贫露出真面目,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那些制造假象的人,亲身体验一下他们笔下的“幸福生活”。
要打破这个用数据堆砌的空中楼阁,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这楼阁变得无比“真实”,真实到足以把它自己压垮。
苏正缓缓拉开书桌最中间的抽屉。
那支英雄牌钢笔,正静静地躺在绒布底座上。笔身在台灯的微光下,泛着幽深的光泽,仿佛在沉睡,又仿佛在等待。
他将钢笔拿起,握在手中。熟悉的重量,冰凉的触感,顺着掌心,一直传到心里。
他抽出几张崭新的稿纸,整齐地放在桌面上。
然后,他拧开了笔帽。
金色的笔尖,在灯光下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像一把即将出鞘的手术刀。
他要写的,不再是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他要写的,是一道判决书。他要让那些把扶贫当成数字游戏的人,亲自到游戏里走一遭,尝一尝他们亲手酿造的“成果”。
苏正俯下身,笔尖悬停在稿纸上方。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窗外,夜色已经完全笼罩了县城,万家灯火亮起,像一片遥远的星海。而在这片星海的某个角落,有人正住在天堂里,有人却活在地狱中。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有任何犹豫。
笔尖落下,墨水在纸上晕开,一行标题,力透纸背——
《关于清源县“真假脱贫”现象的调查报告》。
他知道,当这份报告完成,当他在结尾写下那句决定一切的批注时,一场风暴,将在清源县的上空,无可避免地形成。这一次,他要让风暴来得更猛烈一些。
喜欢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