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的尘埃尚未落定,一则消息便如同插上了翅膀,飞速传遍了天下的每一个角落——传国玉玺,归于董卓。
与那头只存在于斥候惊恐描述中的“钢铁巨兽”相比,这方代表着天命正统的玉玺,对天下士人的冲击更为直接,也更为沉重。
巨兽,尚可归于妖术、归于异闻。可玉玺,是实实在在的、无可辩驳的皇权象征。
长安城内,百官噤若寒蝉。早朝之上,再无人敢于用眼角的余光去瞟一眼龙椅上那个名为“献帝”的少年。所有人的目光,无论敬畏、谄媚还是恐惧,都死死地钉在了那个站在御座之侧,身形肥硕如山,哈欠连天的身影上。
陈默觉得有些无聊。
他手里正把玩着那块温润的玉石,触手生凉,上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在殿内烛火的映照下,流转着一层神秘的光晕。
这就是无数英雄枭雄,争得头破血流的东西?
他掂了掂,分量还行。就是边角缺了一块,用金子补上了,摸着有点硌手。他甚至在想,这玩意儿拿来砸核桃,应该挺顺手。
“相国,”李儒的声音从旁传来,将他的思绪拉回现实,“袁术已押入天牢,其麾下文武,或降或逃,江淮之地,已尽入我手。只是……”
“只是什么?”陈默眼皮都没抬,手指在玉玺那块金镶的缺角上摩挲着,“有屁就放。”
“只是,天下未平。”李儒递上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舆论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朱砂,标注着各方势力的范围。
最大的那块红色,自然是董卓的势力范围,从西凉到关中,再到新得的江淮,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北方的冀州,袁绍的地盘,被画上了一个虚弱的黄色。据报,袁本初听闻淮南战报后,当场吐血,至今卧床不起,整个冀州人心惶惶。
兖州的曹操,则是一块沉寂的黑色。这位枭雄在得到消息后,便下令治下全境戒严,闭门不出,无人知晓他在想些什么。
荆州的刘表,是一片中立的灰色,不远不近,不亲不疏,像个趴在自家门口打盹的老乌龟。
而在东南角,长江以南,一片新生的、充满了勃勃生机的绿色,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扩张,显得格外扎眼。
“江东,孙策。”李儒的手指,点在了那片绿色之上。
他的声音很沉,带着一种对新生对手的足够重视:“此子乃孙坚长子,年不过二十,却有其父之勇,人称‘小霸王’。袁术败亡前,他以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兵数千,渡江东去,短短一载,便扫平江东,连克刘繇、严白虎、王朗等人,如今已坐拥六郡之地,兵精粮足,大有席卷江南之势。”
报告里还提到了另一个人。
“其身边有一挚友,名唤周瑜,与孙策同岁,亦是少年英才,精通谋略,善于治军。孙策能有今日之功,此人居功至伟。”
陈默终于抬起了眼皮,目光落在那片刺眼的绿色上。
孙策,周瑜。
小霸王,美周郎。
多好的名字,多好的年华。可惜了。
他心中闪过一丝连自己都觉得好笑的惋ac惜。这两个本该在历史上绽放异彩的绝代双骄,如今却成了他下一个“任务目标”。他们面对的,不再是刘繇、王朗之流,而是一个开着“外挂”的、不讲道理的“玩家”。
“小霸王?”陈默嗤笑一声,将传国玉玺随手扔在面前的食案上,发出一声闷响。玉玺撞翻了一碟吃剩的酱骨头,油腻的酱汁溅了“既寿永昌”四个字一身。
一旁的宦官吓得脸都白了,手忙脚乱地想去擦拭,却被陈默一个不耐烦的眼神给瞪了回去。
“乳臭未干的小屁孩,也敢称王称霸?”他抓起案上一只烧鸡,狠狠撕下一条腿,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道,“看来是朕杀的人还不够多,什么阿猫阿狗都敢蹦出来了。”
李儒躬身,没有说话。他知道,相国动了杀心。
“下一个,就是他了。”陈-默用那只油腻的手,在舆图上,在那片绿色的心脏位置,用力一戳。
那里是曲阿,是孙策的治所。一个油腻的指印,像一个死亡的判决,印在了这座城市的上空。
“相国英明。”李儒躬身道,“只是江东水网密布,长江天堑,我军铁骑之利,难以尽展。且孙策新得江东,民心归附,其水军更是冠绝天下,若要征伐,恐怕需从长计议。”
“水军?”陈默啃着鸡腿,满不在乎地哼了一声,“朕的铁王八,难道还怕水?”
铁王八……
李儒嘴角抽了抽。相国总能为那些神威无匹的“仙兵”起一些朴实无华的名字。他当然不认为“铁兽”会怕水,在他心中,相国拿出的东西,无所不能。他只是在尽一个谋士的本分,提出困难。
“传令下去,”陈默把啃完的鸡骨头往地上一扔,“让工坊那帮人,别闲着。朕要他们给朕的铁王八,装上几只‘蹼’,朕要它不光能在地上跑,还能在水里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