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帅帐之内,空气仿佛凝固成了琥珀,将所有人都封存在一种尴尬的、压抑的沉默里。
帐外,是士卒们压低了声音的议论,偶尔夹杂着几声对“三英”的赞叹。可这些声音传进帐内,非但没有点燃胜利的喜悦,反而像是一根根细小的针,刺在在座每一位诸侯的心上。
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主角是刘备、关羽、张飞。可他们三人此刻,却像是三尊被遗忘在角落的石像。刘备垂手立着,脸上不见喜色,只有一丝深深的忧虑;张飞环眼圆睁,鼻孔里喷着粗气,胸膛因压抑的怒火而起伏不定;关羽则半闭着丹凤眼,手抚长髯,如入定老僧,只是那微微颤抖的指尖,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真正的主角,是那些高坐于席位之上的诸侯们。
盟主袁绍,面色铁青。他刚刚才从吕布带来的巨大压迫感中缓过神来,又立刻被另一种更让他恼火的情绪所占据——无力。他本想借着逼退吕布的这股锐气,一鼓作气,号令三军强攻虎牢,可他从众人闪烁的眼神和游移的表情里,读出了他最不想看到的答案。
“咳!”袁绍重重地咳嗽一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洪亮,试图重新凝聚起涣散的人心:“今日,玄德、云长、翼德三位义士,力挫国贼董卓鹰犬吕布,扬我联军神威!此乃大功一件!当记头功!”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却透着一股疏离的客套。他甚至没有看刘备三人一眼,仿佛他们只是三件刚刚用过、还算顺手的兵器。
刘备连忙躬身行礼:“盟主谬赞。我兄弟三人,身为汉臣,讨伐国贼,乃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他的姿态放得很低,声音诚恳。可这番话,在某些人听来,却格外刺耳。
“呵呵,分内之事?”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从角落里传来。众人循声望去,正是后将军袁术。他斜倚在席位上,手里把玩着一个精致的酒杯,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玄德公真是高风亮节。只是不知,为了这‘分内之事’,我联军要填进去多少将士的性命?那吕布一人,便需三位英雄合力方能击退。虎牢关内,似吕布这般的虎狼之将,不知凡几。关墙高耸,易守难攻,我军若是强攻,岂不是以血肉之躯,去填那无底的深渊?”
这番话,说得许多小诸侯心有戚戚,纷纷点头。
张飞的火爆脾气再也按捺不住,豹眼一瞪,便要发作:“你这厮……”
“三弟!”刘备低喝一声,用眼神制止了他。他知道,在这里,拳头和嗓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袁绍的脸彻底沉了下来,他怒视着自己的这位庶弟,冷声道:“公路!你此言何意?难道我等十八路诸侯,数十万大军,会盟于此,就是为了在关前望洋兴叹,坐视董贼在洛阳逍遥快活吗?如今我军士气正盛,正当一鼓作气,拿下虎牢,直捣洛阳!”
“兄长此言差矣。”袁术慢条斯理地站起身,他似乎很享受这种与袁绍唱反调的感觉,“我非是畏惧董贼,而是爱惜士卒。我南阳的兵,个个都是好儿郎,是用来匡扶汉室的,不是用来给你袁本初当炮灰,赚取你个人威名的!”
“你!”袁绍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袁术,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公路此言,虽不中听,却也有几分道理。”一旁的冀州牧韩馥,擦了擦额头的汗,小声附和道,“我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已是艰难。如今强攻坚城,死伤必重。不若……不若先行休整,再从长计议?”
“不错,从长计预,从长计议。”
“是啊,盟主,我等兵少,可经不起这般消耗。”
有了袁术和韩馥带头,帐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那些实力较弱的诸侯,个个都把自己的兵马看得比性命还重,谁也不愿自己的部队在第一波攻城中就被消耗殆尽。
曹操坐在一旁,冷眼旁观着这场闹剧。他端起面前的酒杯,轻轻抿了一口,温热的酒液滑入喉中,却丝毫驱不散他心中的寒意。
一群乌合之众。
他心中冷笑。这些人,嘴上喊的是“匡扶汉室,拯救天下”,心里想的,却全是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战胜华雄时,他们争功;面对吕布时,他们畏缩;如今好不容易逼退了强敌,他们又开始算计起了各自的损失。
这样的联军,如何能战胜那个盘踞在洛阳的国贼?
曹操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沉默的关羽身上。他发现,这位红脸的将军,从回到帐中开始,就几乎没有说过一句话。他不像张飞那样愤怒,也不像刘备那样忧虑,他只是在沉思,一种近乎于魔怔的沉思。
他在想什么?是在回味与吕布的战斗,还是在为联军的现状而感到失望?
曹操忽然想起战场上的一幕。吕布撤退时,那匹赤兔马的机动与迅捷,确实超乎常理。难道,关羽也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曹操的注意力很快又被帐内的争吵拉了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