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叶城与宰相府之间日益紧张的局势,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不仅让余国境内风声鹤唳,也让隔岸观火的齐国宫廷,再也无法保持完全的超然。临淄皇宫宣政殿内的争论,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激烈。
“父王!不能再等了!”大皇子齐峰声若洪钟,周身将级初期的灼热罡气激荡,使得殿内温度都升高了几分,“探马最新回报,李辅国那老贼已彻底疯狂!掘墓炼尸,横征暴敛,其麾下影卫复苏,羿箭术突破,更在疯狂扩军!新叶城叶枫虽勉力支撑,然其内部统先生昏迷,叶宏南下,高端战力捉襟见肘!若我等再袖手旁观,一旦新叶城被灭,李辅国整合北疆之力,下一个刀锋所指,必是我大齐!”
他踏前一步,目光灼灼:“此时出兵,非是趁火打劫,而是扶危济困,更是未雨绸缪!儿臣愿亲提一旅精锐,借道江南,直插余国腹地,与叶家里应外合,共诛国贼!”
太子齐渊依旧是那副温润持重的模样,但眉宇间也多了几分凝重:“大哥所言局势,儿臣亦深以为然。李辅国已成天下公敌,其败亡乃迟早之事。然,我大齐如何介入,却需斟酌。若直接出兵,虽能速胜,然则道义有亏,战后余国局势如何收拾?我齐军岂非要陷入平叛安民的泥潭?且师出无名,易遭非议。”
他转向御座上的齐恒,侃侃而谈:“儿臣以为,不若先礼后兵。可遣一德高望重之使臣,前往新叶城,名为‘调停’,实为探其虚实,观其气度,并与叶家商议合作条件。若叶家果有明主之象,能许我大齐足够之利,届时再以‘应余国义军之邀,共讨国贼’之名出兵,则名正言顺,事半功倍。”
齐恒端坐龙椅,手指缓缓敲击扶手,深邃的目光扫过两个儿子。齐峰的勇武进取,齐渊的沉稳谋略,皆是他所倚重。此刻,他心中天平已有所倾斜。直接出兵风险太大,而先通过外交手段攫取利益,再决定介入程度,无疑是更符合齐国利益的选择。
“渊儿所言,老成谋国。”齐恒终于开口,一锤定音,“李辅国暴虐,叶宏举义,天下共知。我大齐身为邻邦,不忍见余国百姓涂炭,愿出面调停,促成和谈,还余国以太平。”
他目光威严,下达旨意:“传朕旨意:派礼部侍郎公孙明为特使,持国书前往新叶城。告知叶宏、叶枫,朕欲调解其与宰相之争。为显诚意,请叶家派遣核心人物,最好是叶云将军,前来临淄详议。至于条件……”
齐恒眼中精光一闪,“江南水运之利,关隘通行之便,战后商贸之约,皆可商谈。具体条款,由公孙明与叶云磋商。”
这是一招高明的外交策略。以调停之名,行试探、施压、牟利之实。指定叶云前来,既因叶云是叶宏长子、军中大将,身份足够,也因他与齐玥的那层关系,便于操控谈判氛围。
……
十日后,新叶城接到了齐国的国书。
此时,叶宏已从江南返回,与林家等江南望族达成了更深入的同盟协议,确保了新叶城南线的物资供应。他坐镇中枢,叶枫的压力骤减。父子二人与金城、卫等人商议后,认为齐国的“调停”虽不乏算计,但确是打破目前僵局、引入外援的难得机会。
“云儿,此行非比寻常。”叶宏看着长子,神色严肃,“齐王老谋深算,其意在利。你此去,需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江南水运可让利,但主权不可失。底线是,齐军不得驻留江南,战后须撤军。若能争取到齐国直接出兵助战,则大局可定!”
“父亲放心,孩儿明白!”叶云沉声应道。他深知肩上重任,这不仅是军事谈判,更是政治博弈。
叶宏南下江南期间,已与江南各方势力达成默契,江南基本盘稳固,这让叶云在谈判中有了底气。
数日后,叶云带着精心挑选的使团,抵达齐国临淄。谈判在一种表面客气、暗藏机锋的氛围中进行。齐国的公孙明是老牌外交官,言辞犀利,条件苛刻;而叶云虽不擅辞令,但态度强硬,底线清晰,更兼其沙场悍将的凛冽气势,竟也丝毫不落下风。
经过数轮艰苦的拉锯战,最终达成初步协议:齐国承认新叶政权为余国合法代表;新叶城承诺,战后将江南主要水运航道关税的百分之三十永久授予齐国,并开放特定关隘供齐商通行;作为回报,齐国将提供一批紧急军械粮草,并“考虑”在适当时机给予军事支持。
协议传回新叶城,叶宏与叶枫认为,这在当前形势下已是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遂予以批准。
协议签订的当晚,齐国皇宫设宴款待叶云。酒过三巡,气氛稍缓。就在这时,一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风暴”,在宫廷深处酝酿并爆发了。
栖凤阁内,齐玥屏退了所有宫女。她站在巨大的铜镜前,镜中的女子,一身火红色劲装,身姿挺拔,容颜绝美,眉宇间再无往日的忧愁与柔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锐利如刀锋般的英气与决绝!她周身隐隐散发出的能量波动,赫然已是将级中期!远比她大哥齐峰更加凝练深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棋中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棋中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