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被他逗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还得等俩月呢,到时候给你留着,你小时候最爱吃我炒的瓜子。”她拉着吴砚的轮椅往屋里走,路过菜畦时还特意指了指,“你看这青菜,昨天刚浇的水,长得多嫩,晚上给你炒青菜吃,比外面买的好。”
“进来坐进来坐!”姨妈从屋里迎出来,她比奶奶矮些,53岁的年纪,头发里掺着不少白发,却用一根红色皮筋扎得利落,身上穿的短袖T恤洗得有些变形,手里端着个缺了口的搪瓷杯,杯里是凉白开,水面还浮着两朵菊花——全知之眼提示:【年龄53岁,轻度焦虑症,伴随偶发性幻听,无暴力史,靠打零工维持生计,近三日幻听内容为“窗外有动静”,日均饮水1.2升,避免饮用冰水】。
姨妈走到门口先侧身挡了挡阳光,又伸手推了推吴砚的轮椅扶手:“快进来躲躲太阳,外面热得能煎鸡蛋。”她说话时眼神有点飘,偶尔会突然停顿几秒,像是在听什么声音,但手上的动作没停,推着轮椅往里走时,还特意避开了门槛上的凸起,“我昨天就买了鸡蛋,知道你要来,这就给你煮糖水蛋,放凉了吃,不烫嘴。”
吴砚刚进客厅,就听见“嘀”的一声轻响,凉风吹拂过脸颊,驱散了身上的燥热。他抬头一看,客厅天花板上的老式挂式空调正缓缓出风,风口还对着他的方向。全知之眼显示室内温度26℃,而空调外壳上积着层薄灰,显然平时不常使用——奶奶和姨妈一向怕浪费电,夏天再热也只开风扇,最多在傍晚搬个小凳到院子里的老槐树下乘凉。
“您怎么开空调了?”吴砚忙说,“我不热,开风扇就行,空调费电。”
“傻孩子,你腿不好,又刚从外面进来,哪能吹风扇?”奶奶拉着他的手,把他按在吱呀作响的木沙发上,沙发上铺着块凉席,凉席边缘有些卷边,却是干干净净的,“空调开着不费电,我跟你姨妈白天都舍不得开,这不你来了嘛,得让你舒服点。”她说着就转身去拿遥控器,手指在遥控器上按了两下,把风速调小了些,“这样风不直吹,你腿上的石膏也不怕受潮。”
姨妈已经进了厨房,厨房和客厅连在一起,隔着一道布帘。吴砚能看见她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先从冰箱里拿出鸡蛋,又在锅里接了水,开火时还特意把抽油烟机也打开了——平时她们做饭,除非炒辣椒,否则很少开抽油烟机,总说“油烟散得快,开机器白浪费电”。
“小砚,你坐着别动,我给你摘个黄瓜吃。”奶奶从门后拿起个小竹篮,“院子里的黄瓜刚熟,脆得很,洗了就能吃。”她提着篮子往院子走,脚步有些慢,走到菜畦边时还扶了扶旁边的向日葵秆,全知之眼悄悄提示:【心率78次/分钟,较静息状态略高,建议减少快速走动】。
吴砚心里一暖,忙说:“奶奶您坐着歇会儿,我自己去摘就行,您别累着。”
“你腿不方便,怎么自己摘?”奶奶摆了摆手,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摘了两根顶花带刺的黄瓜,“我这身体好着呢,每天还能给菜浇两回水,走这点路不算什么。”
客厅里很安静,只有空调的轻响和厨房里的水流声。吴砚的目光在屋里扫过——墙角堆着奶奶捡来的废品,纸箱和塑料瓶都捆得整整齐齐,上面盖着块塑料布,怕落灰;窗台上摆着几盆多肉,叶片肥厚,显然是精心照料过的,花盆是用塑料瓶剪的,瓶身上还画着简单的小花;沙发旁边的小桌上放着个药盒,药盒里整齐地摆着冠心病的常用药,药盒上贴着张便签,写着“早饭后吃一片”,字迹是姨妈的,一笔一划很认真;墙上挂着张旧照片,是奶奶和爷爷年轻时的合影,旁边还贴着几张小学生的画,画得歪歪扭扭,却透着活泼,奶奶说过,这是隔壁小学的孩子送她的,孩子们常来院子里看向日葵,她就给他们摘黄瓜吃。
说起这小学,就在老街区尽头,是栋三层的旧楼,墙皮掉了不少,操场也是水泥地,却总是热闹的。每天放学,能看见穿着蓝白校服的孩子跑出来,有的会绕到奶奶家的院门口,扒着栅栏喊“奶奶好”,奶奶就会摘根黄瓜或番茄递给他们,孩子们接过就笑着跑开,清脆的笑声能传遍半条巷。这小学条件不算好,却成了老街区的“开心果”,老人们没事就坐在校门口的石墩上,看着孩子们打闹,听着他们的笑声,脸上的皱纹都能舒展开些。
喜欢觉醒了超能力的我被拉入国家企业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觉醒了超能力的我被拉入国家企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