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想到她丈夫,不免笑了。
李显对他爹的态度还很复杂,现在这个局面,若是他地下有知,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态。
李旦老神在在的,眼神里很淡然。
太平公主干脆找上官婉儿一起喝酒去了,想到父亲,若是他还活着,想来局面也不会变成这样吧,她也不用嫁给武攸暨了。
{李世民一直都担心儿子仁弱没办法震住群臣。
有一次李世民在朝堂上发火,李治当面进谏了他,这让李世民感觉很欣慰啊,儿子终于成长了。
从这些不难看出来,其实在他的父亲哥哥们眼里,李治的性格就是乖巧宽厚那种。
李治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讨老父亲欢心。
李世民重视亲情,他就当个听话的儿子。
知道他爹不愿意看到儿子们重蹈玄武门悲剧,他就当看不见哥哥们争权夺利}
李治的这个形象,各朝人士可没人说他昏了,他的这些表现可以说是非常懂琢磨人心。
武德年间
李渊坐在龙椅上皱着眉头,语气沉重,“让太子来见朕。”
这次他一定要下旨,不能让李治有登基的机会,他的那个媳妇武则天,这一世一定要杜绝掉称帝的可能才行。
贞观年间
李世民这心情复杂啊,这儿子原来比他之前以为的要聪明,只是对雉奴娶了武则天、武则天还当了皇帝,李二不是没想法。
见丈夫这沉默不语的情况,长孙皇后也猜不透他在想什么。
长孙府上
长孙无忌态度很坚定,反正这次有他在,李治就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大外甥、二外甥可都好好的,想到杀自己一事,长孙无忌不可能不在意,更何况这还是亲外甥。
贞观大臣们私下也在聊着陛下的这个儿子,不过不管他的是什么形象,现在太子还在,陛下也为了太子改变了不少,有了历史上的那些事,不出意外这一世太子登基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说李治昏庸,这点没道理。
他懂得怎么去揣摩别人的心思。
他也清楚自己没有他爹的那种威望气度,所以只能被世家公卿们当作争权夺利的棋子。
他本人同样也是恋权的,他爹是个雄主,他也希望能像老父亲那样。
所以他选择了武则天,将那些反对势力铲除,从而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
宋元明清这些朝代,对历史更为清楚,读书人们聚在一起,话题也变成了议论唐高宗。
“唐高宗还是比不上他父亲,唐太宗在各方面都是没得说那种。”
“唐太宗现在都知道以后发生的事情了吧,也不知道他会怎么做?是把皇位传给长子,还是让李治继续继位?”
......
被惦记的李世民对儿子恋权、想掌控权力什么的倒是不在意,帝王想要紧握权力没什么,只是武则天登上皇位也是事实,况且还是自己以前的妃子,李二很难说不介意,他又不是圣人。
长孙无忌心情很不爽,所以哪怕自己是亲舅舅,也是因为自己反对李治,所以被铲除了吧?
{...可能是在当皇帝前人畜无害的形象太好用,所以在当了皇帝后,李治也继续保持着。
说起来,他又想要收权,又想要名声,拿武则天当刀使,这既要又要的。
所以他死后,武则天称帝,也算是自食其果了。
武则天也算是跟在他后面有样学样。
而李隆基正好又继承了这夫妻俩的秉性。
李世民虽然在玄武门之变有些受人争议,但对臣子们也是坦然了一辈子。
若是李世民泉下有知,看到他以为仁厚懦弱的雉奴,当了皇帝不够光明磊落,还翻车了,还有武则天这个儿媳妇,也不知会作何感想}
各朝人士也想知道唐太宗现在的心境如何,即便是大唐百姓们也想知道。
纨绔子弟笑得张扬,“这唐太宗若是看到儿子娶了自己的妃子,还挺叫人抓狂的哈。”
中年男子看得很感慨,“再宠孩子,知道这事后,也不可能无底线的惯着了,更何况这次唐太宗肯定会好好培养长子。”
姑娘颇为羡慕的说道:“唐太宗是对长孙皇后感情太深,立李治也是为了保住李承乾和李泰罢了。”
......
被各时空念叨的李世民被噎到了,他现在的心情还真是不知道怎么说好,很复杂是真的。
而长孙皇后则是想到了历史上被杀的兄长,只怕这一世,兄长和雉奴之间的关系也是好不了的,两边都是亲人,她也很为难。
贞观年间的大臣们,都很认真的看着后世人说的,相比起不知情况的新帝,所以,陛下啊还是活得久一点吧。
{网友二:中规中矩吧,李治上位也是李二自己选的,本来可以做到兄友弟恭的,结果硬是被李二给玩成了吃鸡大战}
各朝人士虽然不知道吃鸡大战是个啥,但也能结合语境猜到,纷纷笑出声,也就是唐人只能憋着。
李世民一点都笑不出来,捂着胸口,原因嘛自然是被打击到了,他知道错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