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之下,无声无息。
顾微尘踏足的已非魂隙表层那般充斥哀嚎与执念的冥河边缘。
这里没有风,却有沙——细密、冰冷、泛着铁锈色的沙,铺展成一片死寂战场,仿佛时间在此地早已断绝呼吸。
她每走一步,脚下便扬起一缕尘烟,缓慢沉落,像无数未散的魂魄在低语。
四周是残骸。
断裂的长枪斜插在沙中,刃口卷曲如枯叶;厚重铠甲堆叠成丘,关节处仍残留着干涸的血迹;一面战旗半埋于土,旗角绣着一个模糊的“谢”字,被风沙磨得几乎不可辨认。
她的目光扫过每一寸废墟,手指不自觉地抚上一柄断剑的脊背——指尖传来极其细微的震动,像是某种沉睡的脉搏。
然后,她看见了。
在那些兵器最密集之处,几乎每一柄金属之物上,都刻有一个极小的印记:三道交错的弧线,围拢成环,中央一点凸起,如同灯芯初燃。
这印记微不可察,若非她前世训练出的眼力与触觉,根本无法发现。
“匠印……”她低声呢喃,心头骤然一紧。
她蹲下身,将掌心轻轻覆上一块盾牌的内侧。
那盾早已扭曲变形,表面布满裂痕,可当她的体温渗入金属的一瞬,整片战场忽然静止。
光影流转。
千年前的天空撕裂开来,一道横贯天地的黑渊自云层中炸现,腥风裹挟着煞气席卷八荒。
大地崩裂,山河倒悬,无数妖物自归墟爬出,所过之处草木化灰,生灵尽腐。
而就在那黑渊之前,九十九名素袍匠人凌空而立,衣袂翻飞,手中无兵刃,唯有一盏盏石灯悬浮周身,灯火摇曳却不灭。
他们以指为笔,以血为墨,在虚空中勾画阵纹,一道道金光交织成网,缓缓压向深渊。
为首的女子眉心嵌玉,面容清冷,手持一盏古朴石灯,正是顾微尘自己的模样。
“封!”她开口,声音穿透时空,震彻古今。
九十九道精魄同时燃烧,化作滔天金焰,灌入阵眼。
归墟轰然闭合,黑渊凝固成碑,万千煞灵被镇于其下。
可那些匠人也尽数消散,唯余一缕执念烙印在每一件曾由他们亲手铸造、修复、送行的兵器之上。
幻境戛然而止。
顾微尘猛然抽手,踉跄后退,额头冷汗涔涔。
她的五感仍在震颤,耳畔似乎还回荡着那一声“封”字的余音。
“你是最后一个‘执灯匠首’。”残脉灵影的声音幽幽响起,自虚空中浮现,身影透明如雾,“他们把你忘了,可器物记得。你带来的不是光,是你本该继承的命。”
“匠首?”顾微尘喘息未定,“我不是什么匠首……我只是个修东西的人。”
“修东西?”灵影轻笑,“你以为你为何能看破功法残篇中的错漏?为何能感知法宝内部灵流的滞涩?那是血脉里的记忆,是灵魂深处未曾熄灭的火种。你不是在学习修炼——你是在……修复大道本身。”
顾微尘怔住。
她想起自己第一次尝试引气入体时,并未按常规感应天地灵气,而是像修复一件破损青铜器那样,去“梳理”体内经络中紊乱的灵机;她修补废弃法宝时,从不强加灵力,而是耐心寻找断裂的铭文节点,一点点还原原始结构……原来一切并非巧合。
这不是天赋,是传承。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向前。
战场中央,一座倒悬铜钟静静悬浮,通体漆黑,无基无座,仿佛凭空存在。
钟身布满古老符文,内部却空无一物——不,不是空。
万千细链自钟腹垂下,纤细如发,闪烁幽光,每一条都连着一个名字。
它们缠绕旋转,构成一张庞大契约之网。
而在其中,三条锁链格外明亮,光芒刺目:
林晚照。
谢无咎。
沈知寒。
她伸出手,指尖刚触碰到那条写着“林晚照”的链子,整个铜钟骤然震颤,一声悲鸣贯穿神魂:
“我们自愿封印煞源!为何将我列为逃魂?百年不得转生,魂魄日夜受炼……这是背叛!”
更多声音随之响起,低沉、愤怒、绝望:“盟约已毁……匠门失约……执灯者何在?”
顾微尘浑身剧震。
她终于明白了。
所谓“幽冥引渡”,根本不是超度孤魂的法事——它原本是匠门与战魂之间的神圣盟约:匠人执灯,唤醒英灵残识,护送他们穿越归墟裂隙,回归轮回。
那些战魂自愿留下镇压煞源,换取苍生死后的安宁。
可如今,这份盟约被篡改,名单被扭曲,英雄成了“逃魂”,他们的魂力被抽取,成为维持封印运转的燃料。
而她手中的名册,不过是盗用匠门权柄的伪契工具。
“所以……我才是那个该点灯的人。”她喃喃道,眼中映出铜钟深处的幽光,“不是为了引路,是为了……重启真相。”
与此同时,深渊之外。
陵不孤盘坐在石阶之上,玄袍已被夜露浸透,双膝积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执尘仙途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执尘仙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