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尚未完全撕破夜色的轻纱,城市还沉浸在一片朦胧的静谧之中。路灯依旧亮着,在微凉的空气中晕开一圈圈昏黄的光斑。张陆桉已经完成了最后的行装清点,他站在楼下,深深吸了一口带着露水气息的空气,感觉胸腔中被都市禁锢已久的某个部分,正在悄然苏醒。
那辆黑色的吉普车静静停泊在晨曦的微光里,车身线条刚硬如磐石,凝结的露珠仿佛为它披上了一层晶莹的甲胄。它不再只是一个交通工具,而是他即将展开的冒险的延伸,是承载着他所有向往的移动堡垒。他没有惊动父母,也没有在深夜与黄亦玫郑重道别——昨晚临睡前,他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明天一早出发”。他渴望这样近乎潜行的启程,如同挣脱引力般,从熟悉的地面悄无声息地滑入未知的广阔苍穹。
坐进驾驶室,熟悉的皮革和机油味道包裹着他。钥匙拧动,引擎发出一声低沉而饱满的轰鸣,这声音不像启动,更像一声唤醒荒野的号角,瞬间击碎了清晨的宁静。他调整后视镜,镜子里映出那个熟悉的公寓窗口,依然暗着灯。他想象着黄亦玫还在安睡,嘴角不自觉地泛起一丝温柔的弧度。然后,他挂上前进挡,轻点油门,庞大的车身便以一种与他体型不相符的轻盈,稳健地滑出了小区,汇入了城市苏醒前稀疏的车流。
他的计划是用十五到二十天的时间,沿着国道、省道,甚至是一些无名小路,一路向北,深入内蒙古的腹地。没有严格的日程束缚,没有非打卡不可的景点,方向即是目标,过程即是意义。这漫长时间和无限空间所赋予的自由,正是这趟“心灵净化之旅”最奢侈的底色。
第一站,他锁定了张家口,目标是那条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66号公路”的草原天路。
当车子彻底驶出北京城区,挣脱最后一道环线的束缚,视野豁然开朗。摩天大楼的丛林被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取代,远方的山峦如同淡淡的水墨,勾勒出天地交接的轮廓。空气变得无比通透,带着田野和绿植的清新,将肺腑中积攒的都市尘埃彻底置换。他彻底摇下车窗,让猛烈的、带着凉意的风灌入车内,吹乱了他的头发,也吹散了最后一丝困意。车载音响里,马头琴悠扬苍凉的旋律与长调高亢辽远的吟唱交织,完美地契合着窗外不断向后飞驰的风景。
他的心情,如同这不断攀升的海拔计读数,明朗而轻快。双手沉稳地握住方向盘,指尖感受着来自路面的细微反馈。这台硬派吉普扎实的底盘和精准的转向,给了他十足的信心。每一次换挡,每一次油门的收放,都像是人与车之间一次无声而默契的对话。他们正在旅途中建立起一种独特的联结,一种于同行伙伴的绝对信任。
“感觉如何,老伙计?”他像是询问一位老朋友,轻轻拍了拍质感粗糙的方向盘。仪表盘上稳定跳动的指针和引擎低沉有力的呼吸,仿佛就是最好的回答。
导航提示“您已进入张家口界”,地势开始变得起伏。远山褪去了朦胧,呈现出清晰的、层次丰富的绿色。他知道,那条如同丝带般缠绕在群山之巅、连接着草原与蓝天的奇迹之路,就在不远的前方。他想象着驾驶着吉普车在其上蜿蜒前行,一侧是深谷,一侧是草甸,巨大的风车在头顶缓缓旋转,云朵低得仿佛触手可及。心中那份对自由的抽象渴望,在此刻被这条具体的公路填充得无比饱满和滚烫。
然而,张陆桉绝对无法料到的是,在他满怀期待驶向草原天路的同一时空里,一个精心编织的、美丽的“意外”,早已在张家口悄然布下,只等他踏入。
时间回拨到二十四小时前。黄亦玫已经凭借更快捷的空中通道,先他一步踏上了这片土地。此刻,她正下榻在草原天路附近一家精心挑选的、充满蒙古族风情的民宿里。她选择的房间拥有一个绝佳的视角,窗户正对着那条着名公路的起点延伸段。她可以清晰地看到,如织的车辆如同微缩模型,在巨大而起伏的绿色画布上缓慢移动,勾勒出天路的蜿蜒轨迹。
从抵达的那一刻起,她的心跳就一直带着一种隐秘的兴奋和微妙的紧张感。她像一个潜伏的导演,反复推敲着“偶遇”的每一个细节:应该在哪个最具标志性的观景台现身?是在他停下车,专注地用镜头捕捉风景的时刻?还是在他某个路边小店歇脚,喝着水望着远方出神的间隙?她甚至已经提前驱车,沿着天路可能的汇合路段实地“勘景”了一番,寻找最自然、最不刻意,又能带来最大戏剧性效果的“舞台”。
她站在窗边,望着那条无尽延伸的公路,想象着此刻的张陆桉,正驾驶着他那辆显眼的黑色吉普,如同一个虔诚的朝圣者,一点点逼近她设下的“包围圈”。她再次检查手机,确保信号满格,电量充足——她需要像猎人一样,通过他可能偶尔分享的实时位置信息,精准地判断他抵达的时间,从而完成最完美的“截击”。她的行李箱里,那顶帅气的牛仔帽,那套利落的户外行头,都已准备就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玫瑰的故事的幸福生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玫瑰的故事的幸福生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