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内,已是一片末日降临般的混乱。谣言如同瘟疫般肆虐,恐慌的情绪攫住了每一个人——皇帝都跑了,天岂不是真的要塌了?
而此刻,两支怀着同样忠勇目标的人马,正逆着溃散的人流相向而行。
兵部右侍郎雷时声率领八千精锐,护卫着周太后与朱媺娖以及朱慈煊的车驾,正竭力向城外突围,试图杀出一条生路。
与此同时,锦衣卫千户李国禄带着数百名尚能集结的忠勇锦衣卫,以及部分闻讯赶来的、忠于先帝的旧臣班底,正拼死向着紫禁城深处冲击,誓要救出先帝遗孤。
这两支队伍,就在这烽烟四起、喊杀声隐约可闻的混乱街巷中,意外地、也是幸运地迎面撞上了!
当雷时声和李国禄看到对方队伍中央那被严密护卫着的凤驾和公主车辇时,两人先是一惊,随即巨大的狂喜瞬间淹没了他们!
“太后!殿下!”李国禄滚鞍下马,声音哽咽。
“李指挥!你们来得正好!”雷时声也是激动万分。
两股力量迅速合流,兵力顿时雄厚了不少,更重要的是,看到先帝骨血无恙,所有人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终于稍稍松弛,士气为之一振!
其实,此刻的北京城外,皇太极的主力还真没到呢! 这位清帝此刻人还在通州,正兴致勃勃、细嚼慢咽地“消化”着弘光帝朱由崧“进献”上来的那份惊人的“厚礼”——那数百名秦淮佳丽和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如何分配这些战利品以犒赏诸王贝勒和有功将士,可是个需要仔细权衡、极费时间的大工程,这一分配,还真就让他耽误了宝贵的几天时间。
北京城之所以乱成一锅粥,纯粹是因为朱由崧带头跑路引发的崩溃性恐慌。皇帝都弃城而逃了,这京城哪里还能守?人心自然就散了。
就在这混乱达至顶点之时,希望的曙光终于刺破阴云!
城外,烟尘再起!三员悍将——曹变蛟、周遇吉、孙芸——竟各自带领着麾下还能调动的兵马,不顾一切地驰援北京!三人兵力相加,虽也仅有一万余人,但皆是能战敢死之士!几乎是同时,罗伯特与华莱士也带着他们那支仅存的、意志坚定的五千人新军火枪队,赶到了北京城外!
这几支堪称大明最后脊梁的力量,在城外迅速合兵一处。他们甚至来不及多做休整,便毫不犹豫地向着混乱的北京城发起进攻,意图在清军主力到来前,尽可能多地救出城中军民。
也正是在城垣附近,他们与正护着太后、公主车驾奋力向外突围的雷时声、李国禄大队人马,胜利会师了!
“雷侍郎!李指挥!”
“曹总兵!周总兵!孙将军!你们……你们来了!!”
看到城外来的竟是这些威名赫赫的忠勇之将,尤其是看到那支军容虽减却纪律犹存的西洋火枪队,绝处逢生的巨大喜悦让雷时声和李国禄几乎要落下泪来。
曹变蛟目光扫过太后凤驾,见其无恙,心中大石落地,立刻抱拳,言简意赅:“此地不可久留!末将等愿为前锋,请太后、殿下速随我等突围!”
就在众人稍定心神,准备护着车驾即刻南撤之际,一个坚定的声音突然响起,制止了所有人的动作:“且慢!”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长公主朱媺娖已从车辇中站起身。她年仅十几岁,身形尚显单薄,脸色因连日惊惧而苍白,但那双酷似其父崇祯皇帝的眼眸中,却燃烧着一种与她年龄不符的沉痛与决绝。
她指向身后火光冲天、哭喊声隐约可闻的北京城内,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京师之内,还有数千被仓促召入宫中避难的官眷民女!还有这满城未能逃出的百姓!我们……我们就这么走了,弃他们于不顾了吗?!”
“殿下!……”兵部右侍郎雷时声闻言大急,连忙上前一步想要劝阻,“殿下,情势万分危急!建奴大军转瞬即至,我等兵力微薄,自身突围尚且艰难,实在无力……”
他的话还未说完,便被朱媺娖打断了。
这位年轻的公主仿佛一瞬间褪去了所有的稚嫩,她挺直了脊梁,目光缓缓扫过曹变蛟、周遇吉、孙芸、李国禄等一众将领,她的声音微微颤抖,却异常清晰地抛出了一个沉重无比的问题,一个无人能够反驳的问题:“雷侍郎,诸位将军!你们告诉我——”她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如果今日,父皇还在,或是我皇兄在此,他们……会眼睁睁看着大明的子民,即将被建奴铁蹄践踏、惨遭凌辱,而自己却转身逃命吗?!”
此言一出,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口!
所有将领瞬间哑口无言,面露愧色,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曹变蛟、周遇吉这些铁骨铮铮的悍将,更是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是啊,以肃宗皇帝和昭文帝的性子,宁可死社稷,也绝不会弃百姓于不顾!这是刻在朱明皇室骨血里的责任,也是他们这些臣子誓死效忠的信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改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明末改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