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说业绩,只聊怎么让人舒心、事顺气。”林辰把讨论稿推到中间,“赵经理先说,销售部怎么理解‘管脑’?”
赵经理清了清嗓子,手指在笔记本上敲了敲:“以前总觉得业务员听话就行,上个月华东区的单子,我让小王按老套路跟进,结果他偷偷改了方案,加了个客户没提的附加服务,最后成了。当时我还批评他自作主张……”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歉意,“现在想想,是我把他们的脑子框住了。”
研发部的王博士推了推眼镜:“我们也有问题。以前总觉得技术最牛,上周跟客户对接,才发现他们要的不是最先进的,是最稳定的。‘理进’说得对,不能闭门造车。”
生产部的组长老李是个糙汉子,说话直来直去:“我以前看不得年轻人闲,总觉得手停口停。听了‘管行’才明白,瞎忙不如不忙。老张跟我说,新机床调试时,年轻人提出的传感器方案比老办法效率高三成,我当时还不信……”
林辰没说话,只是把大家的话记在本子上。晨光从百叶窗的缝隙漏进来,在他的笔记本上投下明暗交错的条纹,像给那些文字披上了件斑驳的衣裳。陈默注意到,老板记笔记时用的是支普通的圆珠笔,笔杆上还印着去年公司运动会的logo——那是当时给员工发的纪念品。
会议结束时,赵经理站起身来,面带微笑地说道:“下午我会和团队成员们开个会,让每个人都提出三个创新点子,无论这些点子看起来有多么离谱,我们都要认真记录下来。”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积极和开放的态度,似乎对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充满信心。
王博士紧接着赵经理的话,兴奋地说:“我们研发部也打算搞一个‘技术开放日’,邀请其他部门的同事来我们的实验室参观,让他们了解我们每天都在忙碌些什么。这样不仅可以增进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还能激发更多的创新思维。”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老李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用力地拍了一下桌子,大声说道:“我回去后马上就把车间的意见箱挂起来,无论是谁,只要有好的想法,都可以随时提出来!”他的声音充满了决心和热情,让人感受到他对工作的投入和对员工意见的重视。
看着赵经理、王博士和老李如此积极地响应,陈默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动。他突然想起了年会那晚的场景,当领导们在台上讲话时,台下的掌声如雷贯耳。那些掌声并非是空洞的形式,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认可和鼓励,它们像春风一样,吹进了每个人的心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如今已经开始发芽。
中午去食堂吃饭,陈默刚打好饭,就被市场部的小林叫住。小姑娘举着张问卷跑过来,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写着密密麻麻的问题:“小陈哥,你看这些问题行不行?我们改了五遍,李经理说要让妈妈们愿意聊,不觉得是在被审问。”
问卷上的问题很有意思——“带宝宝出门时,最麻烦的是什么?”“如果给宝宝选玩具,你最先看什么?”旁边还画着个笑脸,写着“谢谢你的时间,祝你今天开心”。陈默想起年会前她们做的问卷,全是“您对产品价格的接受范围是多少”“您更看重品牌还是功能”之类的硬邦邦的问题。
“这才叫懂人心。”陈默笑着点头,“下午去调研时,记得多听少说。”
小林用力点头,转身跑回座位。陈默看见她们那桌围了七八个姑娘,正对着问卷叽叽喳喳讨论,有人说“得带点小礼物,不然人家凭啥跟咱聊”,有人说“我表妹刚生了孩子,我先去跟她练练手”,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们亮橙色的工牌上,像撒了把金粉。
下午三点,陈默去车间送文件,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的欢呼声。老张正举着个改装过的扳手给大家演示:“你看,小李加了这个橡胶套,握着手不疼,还防滑!”旁边的小王举着手机录像,屏幕上是个短视频,配着“车间小发明第一期”的标题。
“这是搞啥呢?”陈默笑着问。
“林董说的‘管脑’啊!”老张擦了把汗,脸上的皱纹笑成朵花,“让我们把平时琢磨的小点子都记下来,每月评个‘金点子奖’,公司给发奖金!”他指着墙上新贴的白板,上面写着“1. 流水线加装感应灯——小王;2. 扳手加防滑套——小李;3. 零件盒贴二维码——老张”,每个名字后面都画着个小星星。
陈默忽然想起年会时林辰说的“年轻人脑子里的想法比精密仪器值钱”,此刻看着那些闪烁的眼睛,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傍晚六点,夕阳把研发部的窗户染成了金红色。陈默路过时,看见王博士正带着团队给一群客服人员讲解芯片原理。他手里拿着个放大版的芯片模型,像举着块珍贵的宝石:“这个小方块里有三千万个晶体管,能让心脏监护仪的误差缩小到千分之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