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承接的一个大型项目现场,烈日高悬,热浪滚滚,工地上弥漫着紧张而又混乱的气氛。我们的分包商,一位军人转业的汉子,此刻正满脸焦急与困惑,站在一片忙碌却又似乎无序的施工现场。周围,工人们或是三三两两抱怨着,或是正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现场管理负责人在人群中忙得焦头烂额,试图安抚局面,却收效甚微。
这位分包商,大家都叫他老陈,本是一位有着多年军旅生涯的转业军人。刚接手这个分包项目时,他带着军人的果敢与自信,然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问题却逐渐暴露出来。老陈在管理上有着自己的一套想法,对于现场管理负责人提出的建议,他常常置若罔闻。在工期安排上,前期他显得格外宽松,似乎并不着急,工人们的工作节奏也较为缓慢。可随着交付日期的临近,工期一下子变得异常紧张,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此时,工人们却不堪重负。他们一边忙碌地赶工,一边大声抱怨着前期材料供应拖沓,导致现在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工作重压。这种抱怨情绪迅速蔓延,一时间,工人们纷纷提出辞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局面变得更加棘手,负责清算人员工资的同事们忙得不可开交,而老陈想要重新招工,却发现困难重重。不仅开出的工价一涨再涨,可仍然没有人愿意来。毕竟,一听说是赶工的活儿,大家都望而却步。
这不仅耽误了其他相关单位的工作进度,也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形象。老陈看着这混乱的场景,满心的疑惑与无奈,他转过头来问我:“这些工人为啥就没有军人的干劲呢?在部队里,无论任务多艰巨,大家都是齐心协力往前冲,从不抱怨。”
我愣住了,看着他那充满困惑的眼神,思索片刻后说道:“老陈,军人是把自己奉献给国家,他们收获的是荣誉,那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可你现在是商人,你所奉献的对象是资本,而资本的本质就是追求利益。资本所能给予你的,也主要是利益回报。这就好比,让你把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全部给工人,你肯定不会愿意,道理是一样的。工人们出来打工,为的也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当他们觉得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或者工作压力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自然就会选择离开。”
老陈听了我的话,沉默了许久,脸上的表情逐渐由困惑转为思索,最后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他终于明白了现场管理负责人之前给他提建议时的良苦用心。那些建议并非无端的干涉,而是基于对项目合理规划和工人实际情况的考量,目的是为了让项目能够顺利推进,避免如今这种混乱局面的出现。
回想起项目初期,现场管理负责人曾多次提醒老陈,要合理安排工期,注意材料供应的节奏,避免前期松懈后期紧张。可老陈总是凭借自己的想法,觉得一切尽在掌握,没有把这些建议当回事。他以为凭借自己在部队里的管理经验,完全可以驾驭这个项目。然而,商场与战场虽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上却有着巨大的差异。在部队,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甘愿无私奉献,荣誉是他们强大的精神支柱。但在商业领域,工人们更关注自身的利益和工作体验,单纯依靠军人式的强硬管理和精神激励,显然是不够的。
老陈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立刻行动起来。他首先与现场管理负责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诚恳地向他道歉,并表示愿意听从他的专业建议,共同解决当前的难题。随后,他们一起重新规划了工期,制定了详细的任务清单和时间表,将剩余的工作合理分配到每一天,确保既能够按时完成项目,又不会让工人们过度劳累。
在解决工人短缺的问题上,老陈和管理负责人决定一方面提高现有工人的待遇,除了支付高额的赶工费用外,还承诺项目结束后给予额外的奖金。同时,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增加了一些必要的防暑降温设备和休息设施,让工人们在高强度的工作中有更好的体验。另一方面,他们积极拓展招工渠道,不仅通过常规的招聘平台发布信息,还发动公司内部员工进行推荐,对于成功推荐新工人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
经过一番努力,局面逐渐得到了改善。一些原本打算辞工的工人看到了公司的诚意和改变,决定留下来继续工作。新招的工人也陆续加入,项目重新走上了正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老陈时刻关注着项目的进展,严格按照新的规划执行。他不再独断专行,而是充分听取现场管理负责人和工人们的意见,及时调整策略。
随着项目的推进,老陈越发深刻地体会到商业管理与军队管理的不同。在军队,纪律和命令是绝对的,军人以完成任务为首要目标,个人利益往往被置于次要位置。但在商业活动中,利益是驱动一切的核心因素之一,要想让项目顺利进行,就必须平衡好各方的利益关系。工人需要合理的报酬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公司需要保证项目的质量和按时交付,而作为分包商的他,也需要在其中获取合理的利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