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往何处避?”
曹操嘶哑问道。
“益州!”
司马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益州,其地险要,民富物丰。
汉中张鲁,早已归附,然其心未可知,我可挟之以为前驱。
退守益州,据险而守,休养生息,联络孙权,以待天下之变。
此乃高祖据蜀以成帝业之旧事也!”
贾诩亦缓缓点头:
“文和(司马懿字)所言,乃唯一生路。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曹操闭目良久,胸中气血翻涌,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他知道,这是唯一的选择了。
放弃经营多年的关中根基,远遁巴蜀,何其不甘!
但比起全军覆没,这至少保留了一丝东山再起的火种。
“传令……”
他艰难地睁开眼,声音带着无尽的疲惫与决绝,
“放弃长安,放弃雍州……全军……西撤!经褒斜道,入汉中,转进……益州!”
章武八年冬,曹操携残部及部分愿意追随的文武、百姓,焚毁长安部分宫室武库,仓皇西逃。
马超兵不血刃进入长安,张合亦顺利拿下高陵。
至此,雍州大部,尽入朝廷版图。
消息传回彭城,举朝欢腾!
这意味着,自董卓之乱后,纷争割据的北方,除边陲之地外,已基本重归汉室旌旗之下!
蔡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取得了阶段性的空前成功。
蔡琰抱着襁褓中的蔡靖,接受着文武百官的朝贺,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她看着殿下肃立、神色却不见丝毫骄躁的诸葛亮,心中充满了感慨与倚重。
若无孔明,焉有今日?
然而,欢庆之下,隐忧犹存。
曹操虽败走益州,然其麾下核心文武尚在,实力犹存。
益州天府之国,险塞重重,易守难攻。
曹操这等枭雄入蜀,怕是难以攻打了。
更让蔡琰和诸葛亮警惕的是,江东孙权在得知曹操败退、朝廷尽取雍凉后,派来的贺使言辞愈发谦卑,但索要“神火”技术与划分江淮利益的要求,却更加露骨和急切。
显然,朝廷的急剧扩张,已让这位碧眼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机遇。
而北疆,秃发树机能虽暂时被“业火”震慑,但草原上的饿狼,绝不会因一次挫败而放弃南窥的野心。
朝堂之上,因公子诞生和大胜带来的权力格局微妙变化,也需小心平衡。
“孔明,”庆功宴后,蔡琰单独留下诸葛亮,看着窗外渐起的秋风,
“北方虽定,然天下未安。
益州、江东、北疆,皆需善后。
接下来,该如何走?”
诸葛亮望着南方那云雾缭绕的巴蜀之地,目光深邃:
“主公,曹操入蜀,如猛虎归山。
然虎与羊同居一穴,其势必乱。
我军连番大战,亟需休整,消化雍凉,巩固新政。
亮以为,可暂缓兵戈,一面遣使入蜀,联络忠汉之士,散布曹操乃‘国贼’,‘引狼入室’之言论,离间其与刘璋;
一面整军经武,推广新政于新得之地,尤其是雍凉战马之源,需牢牢掌控。
待其内乱,或我准备充分之时,再一举南下,则益州可图。”
他顿了顿,又道:
“至于江东……可稍作让步,予其部分海贸之利,暂稳其心。
北疆,则继续以‘慑’‘抚’之策,徐图之。”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这是诸葛亮为朝廷规划的下一步战略。
蔡琰微微颔首,将怀中的孩子抱得更紧了些。
孩子的未来,与这个朝廷的未来,已紧密相连。
“便依孔明之策。”
她轻声道,“这万里江山,还需你我……细细雕琢。”
然而,无论是蔡琰还是诸葛亮,此刻都未能预料到,退入益州的曹操,在经历了最初的颠沛和挫败后,于蜀地那独特而压抑的崇山峻岭中,将会爆发出怎样惊人的韧性,又会与那看似懦弱的刘璋,碰撞出何等意想不到的火花。
南方的天空,阴云正在积聚。
新一轮的风暴,已在悄然酝酿。
而朝廷内部,关于公子名分与未来权力交接的暗流,也随着蔡靖的一天天长大,开始泛起更深的涟漪。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