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宴之后,彭城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表面上的觥筹交错与君臣和睦,掩盖不住底下汹涌的暗流。
蔡琰的“杯酒释兵戎”如同一剂猛药,暂时稳住了吕布,却也加速了某些人狗急跳墙的步伐。
刘晔麾下的暗线如同最警觉的猎犬,紧紧咬住了魏续的尾巴。
那夜魏续鬼祟离府后,果然与几名身份不明的商贾在一处隐秘宅院会面。
暗线冒险靠近,隐约听到了“许昌”、“时机”、“里应外合”等只言片语,并确认了其中一人携带的印信纹样,与之前青徐作乱豪强勾结的曹操细作所用,如出一辙。
证据,终于确凿了。
消息传回,蔡琰并未感到意外,只有一种“终于来了”的尘埃落定之感。
她立刻召见诸葛亮、庞统、徐庶、刘晔、陈宫,以及被特意留在京中的张辽。
“鱼儿,上钩了。”
蔡琰言简意赅,将暗线收集到的证据摊在众人面前。
庞统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主公,时机已到!可收网矣!”
诸葛亮则更为谨慎:
“魏续不过马前卒,其背后是否还有他人?
吕布本人是否知情?
需谋定而后动,务求一击必中,不留后患。”
张辽面色凝重,他与吕布有旧谊,更统领过并州狼骑,此刻心情最为复杂。
他抱拳沉声道:“主公,布……温侯或受蒙蔽,但其性刚烈,若处置不当,恐生激变。
末将愿亲往骠骑将军府,陈说利害,劝其……大义灭亲。”
最后四个字,他说得异常艰难。
蔡琰看着张辽,目光中带着一丝欣赏与决断:
“文远忠义,我心知之。
然此事已非私谊可解。
曹操此计,毒辣之处就在于,无论吕布知情与否,魏续之事一旦爆发,他与朝廷之间便已种下猜疑的裂痕。
裂痕既生,唯有以雷霆手段,方能震慑宵小,稳固朝纲!”
她不再犹豫,开始下达一连串命令,语气果决,不容置疑:
“第一,刘晔,令暗线严密监控魏续、侯成及其党羽,掌握其所有动向,但暂不抓捕,以免打草惊蛇。”
“第二,徐庶,以尚书台名义,签发调令。
以加强京畿防务为名,将驻守彭城各门的、原属并州系的将领,分批调往城外大营‘协防’,其所部暂由徐晃将军接管。
动作要快,要隐秘!”
“第三,赵云,张辽、你二人即刻秘密调动绝对忠诚的禁军精锐,控制骠骑将军府外围所有通道,但不得靠近府门,更不得与府内护卫冲突。
没有我的命令,一只鸟也不许从骠骑将军府飞出去!”
“第四,庞统,你持我手令,即刻前往吕玲绮将军驻地,将魏续勾结曹操、意图不轨之事告知于她,令其率本部兵马,移防至骠骑将军府后街,名为加强警戒,实为……以防万一。”
“第五,孔明,朝会之后,你与我同去骠骑将军府。
这场戏,需要你我与他,当面锣对面鼓地唱完!”
一道道指令发出,整个彭城的军事力量如同精密的仪器开始运转。
夜色是最好的掩护,权力的交替在无声无息中进行。
许多并州系的将领在睡梦中被“升迁”或“调防”,等他们反应过来,麾下兵马早已换了指挥官。
翌日清晨,大朝会如期举行。
一切如常,只是细心之人会发现,殿外侍卫的面孔陌生了许多,空气中弥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肃杀之气。
吕布也察觉到了异样。
他位列班首,却能感觉到身后那些投向他的目光,少了往日的敬畏,多了几分探究与疏离。
他心中烦躁不安,昨日蔡琰的话语犹在耳边,但府中魏续等人近日的鬼祟行径也让他隐隐感到不妙。
朝会进行到一半,正当有官员奏报青徐盐政整顿初见成效时,一名殿中御史突然出列,高举笏板,朗声道:
“臣有本奏!
弹劾骠骑将军麾下建忠将军魏续、昭信将军侯成,勾结曹魏细作,密谋作乱,祸乱朝纲!
证据确凿,请陛下、主公明察!”
此言一出,如同平地惊雷,整个大殿瞬间炸开!
“胡说八道!”
“血口喷人!”
魏续、侯成脸色煞白,跳起来厉声反驳。
吕布更是勃然大怒,须发皆张,猛地转身,目光如电射向那御史,又猛地看向御座上的蔡琰,吼道:
“主公!此乃诬陷!是有人欲害我吕布!”
蔡琰面色平静,抬手虚按,止住了殿内的骚动。
她看向吕布,目光深邃:
“温侯稍安勿躁。是非曲直,自有公断。”
她转向刘晔,“子扬,将证据呈上。”
刘晔出列,将暗线收集到的密信、证物以及画押的口供(部分来自被控制的曹操细作)一一展示。
其中甚至包括魏续与细作约定的,在城内制造混乱,趁乱打开城门,接应所谓“城外义军”(实为曹操派出的死士)的具体计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