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元年的秋冬,在北方六州初步整合、吕布入朝的相对平稳中度过。
彭城朝廷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与执行力,诸葛亮主导的内政改革初见成效,府库日渐充盈,流民得以安置,各地官学也涌现出不少可用之才。
然而,执掌中枢的蔡琰与几位核心谋士深知,这表面的安宁之下,是各方势力更加激烈的博弈与新一轮风暴的酝酿。
许昌。
曹操抚摸着日渐花白的胡须,凝视着悬挂在墙上的巨幅舆图,目光深沉。
北方那个新兴的“章武”朝廷,如同一头已然成形的巨兽,盘踞在黄河以北,其整合速度远超他的预期。
吕布被轻易解职入朝,更是让他看到了蔡琰和她麾下那群谋士的手腕。
“吕布匹夫,不足与谋!”
曹操冷哼一声,对下首的荀彧、程昱、贾诩等人道,
“如今北廷势大,其内政渐稳,若待其彻底消化六州,练成精兵,则我军危矣。不能再坐视了。”
程昱阴恻恻地道:
“明公所言极是。
然北廷新立,气势正盛,我军新败于河北,元气未复,强行北顾,恐非良策。
不若……祸水南引?”
贾诩缓缓开口,声音低沉:
“文若(荀彧)之前联络孙权,共抗刘备之议,如今正可加紧。
孙权虽得江陵,然周瑜伤病,刘备在荆南与五溪蛮勾结,其势复振,江东压力不小。
明公或可再派使者,许以更多利益,甚至默认其对荆州部分领土的占领,诱使其全力西进,与刘备死斗。
同时,我军可暂缓对庐江的攻势,示好孙权,使其无后顾之忧。”
荀彧补充道:
“还可遣细作潜入荆州,散播谣言,言朝廷忌惮刘备坐大,欲联合孙权共分之。
亦可密令南阳曹仁,做出欲南下攻击刘备的姿态,迫使其无法全力与孙权相争。
只要孙刘战火不熄,朝廷便难以全力南下,我军便可赢得喘息之机,并可伺机而动。”
曹操眼中精光闪烁,手指敲击着桌面:
“好!便依此计!
文和,联络孙权之事,由你亲自负责。
文若,荆州谣言与曹仁佯动,由你安排。另外,”
他目光转向舆图上的辽东方向,
“听闻北廷委任的幽州刺史毛玠,近来在整顿边贸,似乎对塞外颇为关注……或许,我们也可以给北廷找点麻烦。”
几乎就在曹操定策的同时,彭城朝廷也接到了来自各方的最新情报。
“主公,曹操使者频繁往来于许昌与建业之间,其与孙权勾结之势愈发明朗。”
刘晔呈上密报,“据江东暗线回报,孙权似有松动,可能被曹操说动,将主要精力用于西征刘备。”
庞统嗤笑一声:
“曹阿瞒也就这点本事,只会玩弄这些挑拨离间的把戏!
孙仲谋若真信了他,与刘备拼个两败俱伤,最终得利的还是他曹操和我朝廷!”
诸葛亮神色平静,分析道:
“此乃阳谋。
曹操意在拖延时间,并制造混乱。
然于我朝廷而言,孙刘相争,确可牵制曹操,亦为我整合内部、积蓄力量提供更多时间。
关键在于,朝廷需掌握好其中的‘度’,既不能让孙权轻易吞并刘备,坐大难制,亦不能让刘备迅速击败孙权,整合荆州。”
蔡琰点头,她深知孙刘联盟破裂是必然,但过程和结果需要控制。
“令荆州暗线,密切关注战局,必要时,可向处于弱势一方提供些许‘微不足道’的帮助,务必使荆襄战事陷入胶着。
同时,传令张飞,兖州防线外松内紧,严防曹操任何可能的试探性进攻。”
然而,未等南方孙刘的战火重燃,一个来自东北方向的紧急军报,打破了朝廷的部署——
三韩故地,此前被毛玠招抚、名义上归附朝廷的三韩势力及部分本地酋长,突然联合叛乱!
叛军打出“驱逐汉吏,复我故土”的旗号,袭击了乐浪郡南部数个县城,杀害朝廷派驻的官员,当地守军措手不及,损失不小!
“三韩叛乱?”
蔡琰看着军报,眉头微蹙。
她重生前的记忆对此段历史细节已然模糊,但知道辽东、三韩一带向来不服王化,时有反复。
没想到在朝廷看似威加海内之时,这里会率先出事。
徐庶凝重道:
“三韩地处偏远,山林密布,民风彪悍。
此前朝廷重心在中原,对彼处多以羁縻为主,掌控力确实不足。
此次叛乱,规模似乎不小,若不能迅速平定,恐引发连锁反应,令乌桓、鲜卑等部亦生异心。”
庞统跃跃欲试:
“区区蛮夷,疥癣之疾耳!
主公,给我一支兵马,我定踏平三韩,将那叛酋首级献于阙下!”
诸葛亮却摇头道:
“士元勇略可嘉,然杀鸡焉用牛刀?
三韩地僻路远,大军远征,粮草转运艰难,且易中瘴疠埋伏。
亮以为,当以幽州本地兵力为主,辅以毛玠将军之智,以剿抚并重之策平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