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郡外的短暂胜利,并未驱散笼罩在流亡朝廷头上的阴云。
乐进虽退,但曹操亲率的主力正滚滚而来,其先锋已抵近泰山郡西南。
刘备麾下虽有两万精锐,但既要护卫天子与大量百姓,又要应对即将到来的曹军主力,兵力捉襟见肘。
更严峻的是,内部尚未整合,吕布、张辽等部虽至,却如同几把未安剑柄的利刃,稍有不慎便会伤及自身。
临时设在天子銮驾旁的军帐内,气氛凝重。
刘备、张飞,蔡琰、陈登、陈宫,赵云、以及刚刚赶到的吕布、吕玲绮,张辽、张燕等人齐聚一堂。
吕布面带倨傲,张辽沉默肃立,张燕则带着山野的彪悍之气。
如何安置这些骄兵悍将,如何应对迫在眉睫的曹操,如何在这四战之地立足,每一个问题都沉重如山。
“曹贼大军不日即至,泰山郡城小民贫,非久守之地。应劭态度暧昧,不可尽信。如之奈何?”
刘备看向陈登,眉头紧锁。
陈登沉吟未语,吕布却冷哼一声:“有何可虑?曹兵来多少,某便杀多少!在白马憋屈够了,正好杀个痛快!”
他身后的吕玲绮亦是跃跃欲试。
张辽则相对冷静:“温侯勇武,天下皆知。然我军新败,士卒疲惫,百姓惊恐,亟需休整。曹操势大,正面决战,恐非良策。”
帐内一时议论纷纷,却难有定论。
就在这时,蔡琰缓缓起身,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脸上虽带倦容,眼神却异常清澈坚定。
“皇叔,诸位将军,”她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局势虽危,然我等并非无路可走。”
在众人注视下,她再次取出了那个颜色陈旧的锦囊,这是郭嘉留下的最后一个。
“奉孝离去前,曾言此囊需在绝境逢生、却又面临抉择之时开启。如今,或许正是时候。”
她纤细的手指解开丝线,取出了内里的绢布。
这一次,上面的字迹似乎比前两次更加清晰,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从容:
“若得喘息,勿困于一城。曹操势大,不可正面久持。当以天子名分,行裂土之实。使吕布、张辽,挟新胜之威,北取青州,收臧霸溃卒,据北海、城阳,连公孙瓒以为奥援,成犄角之势。使张燕联络旧部,搅动冀南,使袁绍不得安枕。刘备主公,稳固徐州,西结张绣,南抚孙策,广积粮,缓争霸。待天下有变,则青、徐并进,大事可图。切记:名器在手,分化瓦解,乱中取利。”
帐内一片寂静,唯有粗重的呼吸声可闻。
这第三条计策,不再是单纯的求生或转移,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反攻蓝图!
它精准地利用了当前各方势力的矛盾和己方残存的力量,化被动为主动,将流亡的劣势转化为战略扩张的契机!
“北取青州……连公孙瓒……搅动冀南……”刘备喃喃自语,眼中光芒越来越盛。
这计策,将他们从被动迎接、四面受敌的困境中解放出来,指明了一条以攻代守、主动开辟新局面的道路!
吕布闻言,更是哈哈大笑:“好!好个郭奉孝!正合某意!青州那些土鸡瓦狗,何足道哉!某愿往!”
他正愁无处发泄,攻打相对空虚且刚被自己重创过的青州,无疑是上上之选。
张辽也微微颔首,相比于困守,主动出击,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更符合他的用兵之道。
张燕眼中闪过野性的光芒,重返黑山,如龙归大海,正是他所愿。
蔡琰看向刘备,沉声道:“皇叔,此策可行否?”
刘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郑重道:“郭嘉军师之策,深谋远虑,备……叹服!便依此计而行!”
决议既定,行动迅捷如风。
蔡琰立刻以天子名义,颁布诏令:敕封吕布为平东将军,总督青州军事;张辽为建武将军,辅之;令其二人即刻统率本部并拨付部分兵马,北渡济水,收复被臧霸占据及袁绍势力渗透的青州诸郡,并与幽州牧公孙瓒联络,共抗国贼。敕封张燕为平难中郎将,令其潜回黑山,召集旧部,袭扰袁绍后方。
同时,又遣刘备帐下简雍为使,携带厚礼与天子诏书,西入宛城,结好张绣,许以其南阳太守之位,共抗曹操。
又派孙乾南下,以天子名义安抚孙策,承认其已占之地,并加封其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吴郡、丹阳三郡事务,试图稳住这头江东勐虎,至少使其暂时拖住袁术。
吕布、张辽得令,毫不耽搁。
吕布憋了一肚子火,此刻尽数化为战意。
他与张辽合兵一处,加上刘备拨付的部分丹阳兵,共计约两万五千人,以吕玲绮为先锋,悍然北渡济水,杀入青州!
此时的青州,因臧霸新败远遁,守备空虚,各地守军群龙无首。
吕布大军如同虎入羊群,连克漯阴、着县,兵锋直指青州重镇临菑!
所到之处,臧霸旧部或降或逃,根本无法组织有效抵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