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那句“共存亡”和“信之无疑”,极大地增强了蔡琰决策的合法性。
蔡琰再次躬身:“臣,领旨谢恩!必不负陛下重托!”
她转过身,面对文武,声音陡然变得铿锵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赵云!”
“末将在!”
“陈留城防,及陛下安危,交由你全权负责!城内实行宵禁,加派巡逻,凡有散布谣言、图谋不轨者,立斩不赦!”
“诺!”
“徐庶!”
“臣在!”
“统筹粮草军械,务必保障两线供给!安抚城内百姓,稳定物价,若有奸商趁乱抬价,以军法论处!”
“遵命!”
“韩冲!”
“末将在!”
“加派所有斥候细作,我要知道颜良、夏侯渊每日动向,乃至袁绍、曹操本阵的一举一动!”
“诺!”
“传令张辽,依奉孝之策,据城固守,疲敝敌军,准吕玲绮相机出击,袭扰敌后!”
“传令吕布,白马津许守不许攻,务必把颜良钉死在黄河南岸!若颜良敢辱骂挑战,不必理会,坚守待机!”
一道道命令流水般发出,原本有些慌乱的政事堂,迅速变成一个高效运转的战争指挥中枢。
文官们开始按照分工,协助徐庶处理后勤民政;
武将们则摩拳擦掌,领取军令。
退朝后,蔡琰与郭嘉、徐庶回到核心议事的小书房。
“奉孝,依你之见,袁绍本阵,何时会动?”蔡琰直接问道。
郭嘉沉吟道:“袁本初好谋无断,颜良初战受挫,加之得知曹操并未取得速胜,其进军决心必受影响。嘉料其半月之内,难以全力压上。此半月,乃关键。”
“曹操那边呢?”
“曹操意在试探与牵制,若夏侯渊在济阴受阻,吕玲绮又能成功袭扰其粮道,他见无利可图,很可能会将主力转向他处,例如……加大对荆州的拉拢,或伺机在兖州内部制造事端。”
蔡琰眼神一凛:“内部?”
“不错,”郭嘉点头,“迎奉天子,各方势力鱼龙混杂。陛下身边那些公卿,也未必全都与我们一条心。董承等人,与曹操旧谊匪浅……需多加留意。”
正说话间,门外侍卫通报,言光禄勋桓典与数位老臣求见。
蔡琰与郭嘉对视一眼,心知这是来施加压力或探听虚实的。
接见之后,果不其然,桓典等人虽言辞恭敬,但话里话外,仍是担忧战事不利,希望蔡琰能“念及天子安危”、“勿要逞一时之勇”,甚至隐晦提及,若事不可为,或可考虑再次“移驾”。
蔡琰耐心听完,神色平静,只淡淡道:
“诸位老大人忠心可鉴。然,天子之意已决,与陈留共存亡。我军将士在前方浴血,后方之人,当同心协力,稳定人心,而非妄言退路。若再有动摇军心之言,休怪本将军以军法处置!”
她语气并不严厉,却带着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让桓典等人面色一变,讷讷而退。
处理完这些政务,已是午后。
蔡琰抽空去看了看父母。
蔡邕似乎已从初来的不安中调整过来,正在书房翻阅一些带来的典籍,见到女儿,只温言道:
“军国大事为重,我与你母亲在此很好,不必挂心。”
蔡母则默默地为女儿端上一碗羹汤,眼中满是心疼与支持。
家人的理解,让蔡琰心中暖流涌动,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守护这一切的决心。
当她再次登上城头,远眺北方。
天际线上,乌云低压,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血战。
白马方向,烽火台的白日在烈日下并不显眼,但所有人都知道,那里正进行着惨烈的攻防。
济阴方向,暂时尚无新的急报,但平静之下,是暗流的汹涌。
陈留,这台巨大的战争机器,已经全力开动。
而她,作为执掌这台机器的核心,必须冷静、必须果断、必须胜利。
双锋已至,唯有以剑还剑,方能杀出一条生路。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