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皇宫的御书房内,鎏金铜炉里燃着西域进贡的奇楠香,烟气袅袅缠绕着殿中君臣二人。杨广斜倚在铺着白虎皮的龙椅上,手指摩挲着案头龙舟模型的雕花,语气里带着几分对江南春色的向往,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宇爱卿,朕七日后便要启程南巡,只是这心总有些不安。瓦岗寨那群反贼近来动作频频,程啸天那厮更是勇猛过人,会不会趁朕离京搞些阴谋?还有河西的李轨,竟敢自称大凉王,要不要让杨义臣即刻领兵去灭了他?”
宇文化及垂首立在阶下,青紫色官袍的衣摆垂在金砖地上纹丝不动。他抬眼时,眼底飞快掠过一丝算计,随即又换上谄媚的笑容:“陛下多虑了。杨义臣将军刚平定益州,三万大军折损过半,如今只剩一万残部,士兵们尚未休整,兵器粮草也未补齐,此时派他去打李轨,怕是力不从心。依老臣之见,不如让他在长安休整十日,待兵马补充完毕,再挥师河西不迟。”
杨广皱着眉思忖片刻,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你说得也有道理,总不能让功臣疲于奔命。那朕便先带着萧皇后、如意,还有几位心腹大臣南巡,朝中诸事就交给你打理。若有紧急情况,务必快马加鞭通报朕。”
“陛下放心!”宇文化及连忙躬身行礼,声音恭敬得近乎谦卑,“老臣定当尽心竭力,守好长安,绝不让反贼有机可乘,也不让朝堂生乱!”他垂在身侧的手却悄悄攥紧——杨广一走,这长安的朝堂,便该由他宇文家说了算了。待他暗中掌控了禁军与各部官员,日后取代杨家,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杨广见他应得恳切,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挥了挥手:“有你在,朕便安心了。下去吧,替朕盯着南巡的筹备事宜,莫要出半点差错。”宇文化及躬身退下,转身走出御书房时,嘴角的笑意再也抑制不住,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同一时刻,瓦岗寨的校场上,晨光漫过青石地面,将五千锤兵的身影拉得修长。程啸天站在高台上,望着下方列阵的士兵,眼中满是欣慰——这些天,裴元庆、秦用、罗士信三人将锤兵部队操练得愈发精锐,士兵们身披玄铁黑甲,甲片层层叠叠如鱼鳞,连头盔都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双锐利的眼睛;双手各握一柄五十斤的玄铁黑锤,锤身布满凸起的棱刺,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远远望去,整支队伍如同一堵移动的黑铁墙,透着一股慑人的肃杀之气。
“统领!”裴元庆大步走上高台,亮银甲在晨光下泛着光,“五千锤兵的兵器和盔甲都已配齐,弟兄们也练熟了冲锋和防守的阵型,您看给这支部队起个什么名字好?”
程啸天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下方的黑甲士兵,沉声道:“就叫‘铁锤重甲军’!让隋军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咱们瓦岗的锤兵不好惹!”
“好名字!”秦用和罗士信也凑了过来,秦用握着黄铜倭瓜锤,兴奋地说,“有了这‘铁锤重甲军’,日后咱们冲锋陷阵,定能杀得隋军落花流水!”罗士信也跟着点头,玄铁棍在手中转了个圈:“俺早就想跟隋军好好打一场了,让他们尝尝俺们瓦岗锤兵的厉害!”
程啸天笑着点头,目光却突然落在士兵们的甲胄缝隙间——锤兵虽擅长正面冲锋,可近战缠斗时难免受限,若是有一支擅长劈砍、能配合锤兵破阵的部队,战局定会更有把握。这时,他脑海里突然闪过前世见过的唐刀——刀身狭长挺直,刀刃锋利无匹,既能单手劈砍,又能双手握持破甲,正是近战的绝佳兵器。
“对了!”程啸天猛地一拍手,转身往聚义厅快步走去,“你们先盯着操练,我去跟徐军师说个要紧事!”他走进聚义厅时,徐茂公正对着粮草账簿皱眉,见程啸天捧着一卷纸冲进来,连忙放下笔:“啸天兄弟,这是怎么了?”
程啸天将手中的图纸铺开,纸上画着一柄造型精悍的长刀——刀身通长五尺,刀刃宽近三寸,刀柄裹着防滑的鲛鱼皮,末端还缀着铜制的刀镡,既能护手,又能平衡刀身,正是他根据记忆还原的唐刀样式。“军师,你看这刀!”程啸天指着图纸,语气难掩兴奋,此刀名为“唐刀”,“我想组建一支‘陌刀营’,士兵们人手一柄这唐刀,再配上轻便的玄铁鳞甲,专门负责近战破阵、掩护锤兵冲锋,你觉得如何?”
徐茂公俯身细看图纸,手指顺着刀身线条划过,眼中满是惊叹:“这刀的样式,我从未在任何兵器谱上见过!刀身挺直却不笨重,刀刃锋利似能断铁,若是真能造出来,近战威力定然惊人!只是……这刀的锻造工艺,怕是比玄铁锤还复杂吧?”
“工艺是复杂,但咱们能做到。”程啸天点头,他早想过这个问题,“这唐刀需用百炼钢工艺,反复折叠锻打去除杂质,刀刃还要淬火三次,才能保证锋利与韧性。咱们可以从铁匠坊挑出最顶尖的五十名铁匠,专门打造这唐刀,先造五百柄出来,选五千精锐士兵先练着,后续再慢慢扩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隋唐:家兄程咬金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隋唐:家兄程咬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