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象:? 火风鼎(离上巽下)
卦辞: 元吉,亨。
含义: 鼎卦象征鼎器、稳定与革新。至为吉祥,亨通。鼎卦上卦为离,代表火、光明;下卦为巽,代表风、顺从。木上有火,象征以鼎烹物,化生为新。鼎卦强调在稳定中求变革,如同用鼎烹饪,需火候得当、循序渐进,才能成就新局。它告诫人们,革新贵在根基稳固、步骤有序,如此才能元吉亨通,实现除旧布新。
故事:鼎新者------鼎君的铸鼎之路
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乐渐衰。一位名叫鼎君的年轻铸鼎师,他出身铸鼎世家,性情温和如风(巽),内心却怀揣光明之志(离)。鼎君目睹天下纷乱,决心铸造一尊象征天下安宁的“和鼎”,以鼎器之稳教化人心。他的铸鼎历程,正是鼎卦“君子以正位凝命”精神的生动演绎,从初始清理、充实鼎腹、革耳受阻、折足警示、黄耳固本到玉铉大成,完整展现了鼎新之道的智慧与考验。
初六 · 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译文: 鼎脚颠倒,利于倒出污物。得到妾室及其孩子,没有灾祸。
含义: 鼎新之初,需彻底清理旧物,如鼎脚颠倒倒出污垢(鼎颠趾,利出否)。可能得到意外助力(得妾以其子),无咎。象征革新需从基础做起,清除积弊。
初六故事:
秋雨绵绵,打在鼎坊斑驳的瓦片上,汇成细流,冲刷着檐下青石板深浅不一的岁月痕迹。
年轻的鼎君站在巨大的祖传鼎炉前,眉头紧锁。父亲骤然病逝,将这间曾声名显赫的鼎坊交到他手中,留给他的,除了一个空荡荡的“铸鼎世家”名头,便是眼前这破败的景象。
鼎炉不知多久未曾彻底清理,炉壁沾满黑乎乎的矿渣和凝固的铜痂,靠近便能闻到一股混合着金属腥气和陈年灰烬的沉闷味道。最让人心惊的是,支撑鼎炉的三只蹄形鼎足,因常年受力不均和地面沉降,其中一只已明显歪斜,让整个鼎炉看起来像个跛足的巨人,在凄风苦雨中勉力站立。
“鼎颠趾。”
鼎君脑海里闪过卦象中的这句话。鼎足颠倒,倾覆之始。这不仅是眼前鼎炉的危机,更是家族鼎坊,乃至他心中那份传承与革新铸鼎技艺梦想的真实写照——根基已歪,积弊深重。
几个老师傅站在他身后,眼神复杂。他们是看着鼎君长大的老人,有些还曾手把手教过他辨认矿料,此刻却大多沉默。坊主新丧,少主年轻,这歪脚的鼎炉,如同一个不祥的预兆。
“少坊主,”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师傅终于开口,声音干涩,“这炉子……怕是不中用了。老爷在时,也常说修它费力不讨好,不如……唉。”
不如什么,他没说下去,但意思明显。不如弃了这老家伙,另起炉灶,或者,干脆关了这日渐没落的鼎坊。
鼎君没有回头,目光依旧凝在歪斜的鼎足上。雨水顺着他的额发滑落,滴进衣领,带来一片冰凉。他伸出手,抚摸着鼎足上粗糙冰冷的花纹,那是先祖一锤一凿留下的印记。
“不。”他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鼎足歪了,正过来便是。炉膛脏了,清理干净就好。这是根基,不能弃。”
他转过身,扫视着几位老师傅:“从明日开始,清炉,正足。”
消息传开,鼎坊内外一片哗然。清炉正足是极辛苦、极危险的活计,尤其是这种年久失修的老炉,稍有不慎,就可能彻底坍塌。族中几位长辈也派人来劝,说他年轻气盛,莫要逞强,毁了祖业。
鼎君充耳不闻。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便换上了一身粗布短打,亲自带着两个忠厚的年轻学徒,开始了这项被视为不可能的任务。
“利出否。”
首先要做的,就是彻底清除炉内积攒了不知多少年的污秽。鼎君第一个钻进尚有余温、气味呛人的炉膛。里面空间狭窄,光线昏暗,厚重的矿渣板结在炉壁上,需要用特制的铁钎和重锤,一点一点地敲凿下来。
烟尘弥漫,汗水混着黑灰,很快将他染成了个泥人。每一下敲击,都震得手臂发麻,飞扬的尘渣呛得人不住咳嗽。歪斜的鼎足使得炉内结构不稳,敲凿时必须万分小心,找准受力点。
一连数日,鼎君都泡在炉膛里。进展缓慢,辛苦异常。两个学徒轮番上阵,也已疲惫不堪。族人的非议和旁观的冷漠,像无形的石头压在心头。
这日午后,鼎君正奋力撬着一块顽固的炉底结块,忽听坊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啜泣和哀求声。他放下铁钎,钻出炉膛。
坊门口,雨水打湿的青石板上,跪着一对母子。妇人约莫三十年纪,衣衫褴褛,面色蜡黄,怀里紧紧护着一个七八岁、瘦骨嶙峋的男孩。母子二人都被雨水淋得透湿,瑟瑟发抖。
“求求贵人,赏口饭吃,给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吧……”妇人声音嘶哑,眼神里满是绝望与乞求,“我们是从北边逃难来的,家乡遭了兵灾,孩子他爹……没了。我们母子走了三个月,实在……实在走投无路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