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悲叹哀泣,涕泪交零,但没有灾祸。
含义: 聚集至极,可能因分离或感伤而悲叹哭泣(赍咨涕洟),但因情感真挚,并无灾祸(无咎)。象征聚集之极,情动于中,虽悲无咎。
上六故事: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
自坤泽峰那场万众一心、奠定盟约的盛会以来,悠悠数十载已然流逝。
昔年由坤公执掌、萃竭力协理的联盟,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需要小心翼翼在部族夹缝中求生存的新生势力。在坤公“元永贞”的稳健引领下,在萃及后来陆续加入的贤能之士共同努力下,联盟疆域不断拓展,内部融合日益加深,“聚贤城”已从最初的营地,发展成为中原大地上数一数二的繁华大都。
贸易往来,络绎于途;文明教化,渐染四方。往日因资源、边界引发的纷争几乎绝迹,各部族子弟同在城中学习、交易、通婚,一种超越原有部族身份的“联盟人”认同感,悄然生根发芽。
这,无疑是萃卦“聚集”之道最辉煌的体现。
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聚集的极致,往往也预示着变化的开端。
联盟的缔造者与精神支柱,那位始终如大地般厚重承载一切的坤公,终究敌不过无情岁月,年岁已至耄耋,身体日渐衰颓。
这一年的盟会,气氛与往年截然不同。
没有喧嚣的争论,没有激昂的陈词。聚贤城最大的议事殿内,烛火通明,却静得能听到呼吸声。各部族的族长、代表,无论当年是激进还是保守,此刻皆肃穆无声,目光齐聚在正中央那张铺着柔软兽皮的坐榻上。
坤公斜倚在榻上,须发皆如银雪,脸上刻满了年轮的沟壑,唯有一双眼睛,依旧保持着洞悉世事的清明。他气息微弱,显然已是强弩之末。萃,如今也已步入中年,两鬓染霜,他跪坐在榻前,紧紧握着坤公枯瘦的手,眼中是无法掩饰的悲痛。
所有人都知道,这或许是坤公最后一次主持盟会,甚至可能是最后一面。
“都……来了……”坤公的声音苍老而沙哑,却带着一丝欣慰。
他缓缓转动目光,逐一扫过在场每一张熟悉或已更替的面孔。风夷族那位曾质疑他的少族长,如今已是沉稳持重的首领;山戎族的敖戎族长虽已故去,但他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勇武与忠诚;还有林越、河朔、有熊氏……以及更多后来加入的部族代表。
他的目光,仿佛穿越了时光,回到了那个春雨绵绵、危机四伏,却又充满希望与激情的年代。
“想起……坤泽峰……”坤公的嘴角牵起一丝微弱的笑意,眼中却泛起了浑浊的泪光,“那时……你们啊……有的怀疑……有的困顿……有的……差点被风雨打垮……”
他的声音断续,却字字敲在众人心上。
往事如潮水,瞬间涌入每个人的脑海。风夷族外的立誓,山戎族简陋却真诚的祭品,暴雨之夜肩扛手抬的奋战,祭坛之上震天的盟誓……一幕幕,如此清晰,恍如昨日。
正是这些共同的记忆,酸甜苦辣,荣辱与共,将他们紧紧联结在了一起,铸就了今日的繁荣。
“聚……真好……”坤公的泪水终于不受控制地滑过深刻的皱纹,滴落在衣襟上,“能看到……大家……从分散……到相聚……从猜忌……到同心……老夫……此生无憾……”
他的声音哽咽,充满了对往昔峥嵘的怀念,对眼前团聚的不舍,以及对生命将尽的坦然。
赍咨涕洟------这悲戚的叹息,这情不自禁流淌的泪水,并非因为恐惧,而是源于内心深处对这盛大聚集的无比眷恋与真挚情感。
萃紧紧握着老人的手,泪水同样夺眶而出。他不仅是坤公的继任者,更是老人一路走来的见证者与同行者。他忘不了坤公在南麓茅屋中的谆谆教导,忘不了老人在议事厅面对质疑时的从容坚定,更忘不了他为了联盟稳定,不辞年迈奔波于各部之间的辛劳。
“盟主……”萃的声音颤抖,伏下身去,肩膀微微耸动。
殿内,不知是谁先发出了低低的啜泣声。
如同决堤的洪水,压抑的情感瞬间爆发。
那位曾当众质疑坤公的风夷族长,此刻虎目含泪,重重捶打着胸口,哽咽道:“盟主!是晚辈当年无知……冒犯了您老!”
山戎族的新首领单膝跪地,以最郑重的部落礼节,低下头颅:“山戎族,永世不忘盟主与我父辈的情谊,不忘联盟之恩!”
“盟主!”
“老盟主!”
……
悲声四起,涕泪交零。这些平日里或威严、或勇武、或精明的部族领袖们,此刻都卸下了所有防备,如同失去至亲的孩子,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与不舍之中。
没有虚伪,没有矫饰。这盈满大殿的泪水,是对一位长者、一位智者、一位真正领袖最深切的爱戴与最崇高的送别。
坤公看着这“赍咨涕洟”的场面,非但没有觉得不祥,反而露出了一丝释然和满足的笑容。他能感受到,这泪水源于真心,这悲伤源于挚情。这恰恰证明,他一生所推动的“聚”,真正凝聚了人心,而非流于形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