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增益用于凶险之事,没有灾祸。有诚信而行中道,用圭璧告于公侯。
含义: 增益可用于化解凶险(益之用凶事),无咎。但需持中守信(有孚中行),以礼告于上位(告公用圭)。象征在困境中善用资源,以诚信化解危机。
又是一个多雨的夏季。
六三故事:
天空像是被捅破了个窟窿,连绵的暴雨已经下了整整七日,仍未有停歇的迹象。原本温顺的河流变得浑浊不堪,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上涨,汹涌的河水不断拍击、啃噬着沿岸的土石。
益民站在新建的了望台上,雨水模糊了他的视线,但他仍死死盯着远处那道护卫着部落最新开垦田地的堤坝。那是继“元吉之渠”后,部落兴建的又一项重要工程,保护着下游数千亩良田和新建的聚居点。
“首领,水位还在涨!坝体……坝体好像在渗水!” 坚穿着湿透的蓑衣冲上来,声音带着焦急。
益民的心沉了下去。他早就注意到这段新筑的堤坝基础不如老坝牢固,连日暴雨的冲刷和浸泡,恐怕……
“呜——呜——呜——”
就在此时,三声急促而凄厉的牛角号声,撕裂了雨幕,从下游堤坝方向传来!
那是最高级别的警报!
“溃坝了!堤坝垮了!” 凄厉的呼喊声由远及近,一个浑身泥水的族人连滚带爬地跑来,“首领!下游……下游的田地和房子……全完了!”
凶事——最担忧的凶险,终究还是发生了。
消息像这冰冷的雨水一样,瞬间浸透了整个部落。恐慌开始蔓延,女人的哭泣声,男人的咒骂声,孩子的惊叫声,混杂在暴雨声中,一片混乱。
“慌什么!” 益民的声音如同惊雷,在嘈杂中炸响。他快步走下了望台,目光扫过惊慌的人群,“坚!立刻敲响聚众鼓!所有青壮,带上所有能用的工具、绳索、筐篓,随我前往下游抢险!妇孺老弱,全部撤往高地议事堂!”
他的镇定如同定海神针,暂时稳住了人心。鼓声隆隆响起,人群开始在他的指令下行动起来。
但益民知道,仅靠部落自身的力量,面对这种规模的天灾,恐怕力有未逮。
他迅速返回议事厅,几位核心长老也已闻讯赶来,个个面色凝重。
“首领,当务之急是堵住缺口,抢救田亩,安置流民!” 一位长老急声道,“可我们的人力、物力……”
“动用储备。” 益民斩钉截铁。
“储备?” 另一位长老面露难色,“那是我们应对更大灾荒或者战争的最后家底啊!粮食、木材、石料……一旦动用,万一……”
“没有万一!” 益民打断他,目光锐利,“增益之用,正在凶事! 储备的意义,不就是为了在危急关头保住根本吗?现在就是危急关头!田地是我们的命根子,族人是我们的根基!若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益之用凶事,无咎——他将平日里积累的“增益”(储备),果断用于化解眼前的凶险,这是正确且没有灾祸的抉择。
他看向负责仓廪的长老:“开东仓、西仓!调运所有备用木材、石料、麻绳,优先送往决口处!开义仓,取出三成储备粮,立即在高地搭建粥棚,确保所有撤离族人不受饥寒!”
命令一道道发出,部落这台机器在灾难面前高效运转起来。
然而,决口处的水势远比预想的凶猛。抛下的石块和沙袋瞬间就被冲走,族人冒着生命危险下水打桩,进展极其缓慢。照这个速度,不仅堵不住缺口,下游更多的田地和房舍也将不保。
益民站在泥泞的堤岸上,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流淌。他看着在水中奋力挣扎的族人,看着不断扩大的决口,心如刀绞。
必须寻求外援!
他想到了西方的盟友——有扈氏。他们拥有更多的丁口,更丰富的抗灾经验,尤其是他们擅长使用马拉车辆运输重物,或许能更快地运来急需的物料。
但,如何开口?
有扈氏刚经历大旱,元气未必完全恢复。此时求助,他们会答应吗?会不会被认为是在挟恩图报?
“首领,此事关系重大,须持中行之道。” 大长老岩伯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低声道,“既不可卑躬屈膝,失我部落尊严;亦不可理所应当,令盟友心生芥蒂。当以诚信陈明利害,以礼相求。”
益民豁然开朗。
有孚中行——秉持诚信,行中正之道。
他立刻返回议事厅,洗净双手,换上一身相对干爽的礼服。然后,他走到供奉着“碧波灵龟”的祭台前,郑重地请出了代表部落首领权柄和信义的玉圭。
这玉圭由上好的青玉制成,形制古朴,象征着权力、信用与沟通天地神灵的资格。
他亲自挑选了使者——一位以沉稳干练着称的年轻长老“庚”,将玉圭交到他手中。
“庚长老,你速带一队精锐骑士,携我玉圭,前往有扈氏!” 益民神色庄重,语气沉凝,“见到有扈国君,依礼呈上玉圭,告公用圭——以此信物,陈明我部落遭遇的洪水凶事,堤坝溃决,情势危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