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车轮的辐条脱落。
含义: 在积累过程中,可能出现内部脱节或障碍(舆说辐),如同车轮散架,无法前行。象征蓄积不是一帆风顺,需及时调整和修复。
九儿故事:
几年的光阴,如同山涧的清泉,悄无声息地流淌而过。当初那个在林间瑟瑟发抖、险些命丧狼口的瘦弱少年蓄,身形拔高了不少,虽然依旧算不上强壮,但眉宇间已褪去了稚嫩,多了几分沉静的书卷气。
他遵循父亲的教诲,像一块贪婪的海绵,孜孜不倦地吸收着部落里的一切知识。他认全了所有用于记录和占卜的符号,甚至能模仿着在平滑的石板上刻画;他熟悉了周边数百种草木的特性,哪些能果腹,哪些能疗伤,哪些暗藏剧毒;他仰望星空,能大致分辨出指引方向的北辰和昭示季节更替的星宿。
族人们看待他的目光,也从过去那种对“病弱孩子”的怜悯,逐渐转变为对“智者学徒”的尊重。然而,那份深藏于心底的、对于“创造”与“力量”的渴望,并未因知识的积累而湮灭,反而在某些时刻,如同被封在灰烬下的火种,悄然复燃。
部落的工匠区,是他除家和学习地之外,最常流连的地方。那里终日响着富有节奏的敲击声,空气中弥漫着木材的清香和皮革、金属的特殊气味。尤其是老工匠“爿”制作车辆的过程,更是深深吸引着蓄。
爿是部落里最年长、也最受尊敬的工匠,他皱纹遍布的双手仿佛拥有魔力,能将粗粝的木材、坚韧的皮革和闪亮的铜钉,组合成坚固耐用的车辆。这些两轮或四轮的“座驾”,能载着沉重的猎物、物资,跟随狩猎队和贸易队走向更远的地方,是部落延伸出去的“腿脚”。
这一日,爿正在制作一辆新的狩猎用车。他佝偻着背,用石斧仔细地修整着车轮的毂(车轮中心插轴的部分),每一个凹槽,每一个斜面,都力求精准。
蓄安静地站在一旁看了许久,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敬畏:“爿爷爷,为什么车轮一定要做成圆的?为什么辐条要正好二十五根?”
爿头也没抬,苍老的声音伴随着一下下沉稳的敲击:“圆,才能滚动,才能前行,这是天定的道理。至于辐条……”他停下手,指了指旁边一个近乎完工的车轮,“你看,毂是心,辋(车轮外框)是圈,辐条就是连接心和圈的骨头。不多不少,二十五根,才能把力量从心均匀地传到圈上,少一根则力弱,多一根则拥挤。每一根,都得刚好顶在榫卯里,不松不紧,这车轮才能转得稳,承得重。”
他拿起一根已经削磨光滑的木辐条,递给蓄:“摸摸看,感受它的顺直和坚韧。每根辐条,从选料、晾晒到削形、打磨,都要耗费时间和心血,急不得。”
蓄接过那根辐条,触手光滑温润,木纹细腻,确实能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坚实。他心中对爿的耐心和严谨充满了钦佩。
机会在一个午后降临。爿因为连日劳累,染了风寒,咳嗽不止,不得不卧床休息。而部落首领传来消息,三天后,一支重要的贸易队伍就要出发,前往远方的盐泽部落交换过冬必备的盐块,急需一辆新的载重车辆。
看着躺在草铺上、脸色潮红的爿,又看看那辆只完成了车轴和两个车轮毂的半成品,蓄的心,猛地跳动起来。
一个声音在他脑海里呐喊:你可以!你看了那么多次,记住了所有的步骤!你有知识,你懂得结构!这是证明你自己的时候!让所有人看看,你蓄不仅能读书认字,也能动手创造,能做出对部落实实在在有用的东西!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如同藤蔓般疯狂滋长,将他心中爿关于“耐心”的教诲、父亲关于“蓄积”的告诫,统统挤到了一边。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造好的车辆,承载着货物,稳健地行驶在道路上,看到族人们投来惊讶和赞许的目光。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爿的床边,语气尽量显得平静而可靠:“爿爷爷,您安心养病。这辆车,让我来试试吧。”
爿抬起沉重的眼皮,浑浊的眼睛看着蓄,迟疑了一下。他知道这孩子的聪慧和好学,但造车……终究不是儿戏。可眼下自己的身体状况……他最终虚弱地点了点头,含糊地叮嘱:“按……按规矩来……慢……慢点……辐条……一定要……”
“您放心!”蓄迫不及待地打断了他后面的话,信心满满,“我知道该怎么做!”
他立刻投入了工作。起初,他还能勉强回忆起爿的步骤,仔细地挑选木材,测量尺寸。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是当贸易队出发的日期日益临近,他开始急躁起来。
选料?差不多就行了!晾晒?反正木头本来就是干的!打磨?粗糙点也能用!
他的动作越来越快,心思全都放在了“尽快完成”这个目标上。削制辐条时,他追求速度,有几根削得稍微细了些,榫头也显得有些单薄;安装时,他感觉榫卯结合得似乎不够紧密,有点松动,但他安慰自己:“没关系,装上辋圈勒紧就好了,木头自己有韧性,会撑住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